《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英]格里高利·克拉克【文字版_PDF电子书_推荐】
书名:告别施舍 作者:[英]格里高利·克拉克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洪世民 出版日期:2020-7 页数:404 ISBN:9787559828538 |
8.2 豆瓣短评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制度性因素是否导致了不同社会财富的差距?贫穷社会是否可以依靠外在的力量获得经济发展?错误的观念为何在创造误解,加剧差距?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上,是什么导致了人和经济走到如今的困局?
马尔萨斯陷阱、工业革命、大分流——人类告别施舍,摆脱残酷发展循环,重新选择贫富命运的前行之路。经济史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运用各个文明的经济史料,以人和文化的角度向我们解释制度与资源在社会中的合理角色,揭示文化在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简介:
格里高利·克拉克 (Gregory Clark)着
经济史学家。1957年生于苏格兰,197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主修经济学与哲学。后进入哈佛大学经济系就读,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史教授兼系主任。研究方向为“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国家财富,主要研究对象为英国与印度。着有《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父酬者:姓氏、阶级与社会的不流动》。
洪世民 译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毕业。专职翻译。译作有《仪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如何独处》《经纪人的末日》等。
目 录:
第 一 章 绪论 十五页的世界经济史
第一部 马尔萨斯陷阱:公元 1800 年前的经济生活
第 二 章 马尔萨斯经济的逻辑
第 三 章 生活水准
第 四 章 生育力
第 五 章 寿 命
第 六 章 马尔萨斯与达尔文:富者生存
第 七 章 技术发展
第 八 章 制度与增长
第 九 章 现代人的出现
第二部 工业革命
第 十 章 近代的增长:各国的财富
第十一章 工业革命之谜
第十二章 英国工业革命
第十三章 为什么是英国?为何不是中国、印度或日本?
第十四章 社会面的后果
第三部 大分流
第十五章 公元 1800 年以后的世界增长
第十六章 分流的近因
第十七章 为何不是全世界都发展起来了?
第十八章 结论:奇怪的新世界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所着,本书通过对世界经济历史的回顾和分析,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进行详细阐述:其一,书中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演变的揭示;其二,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的分析和评价;其三,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其四,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展望和建议。通过这些阐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经济的本质和规律,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1、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演变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通过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回顾,揭示了经济行为的本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书中通过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人类经济活动从手工业到机械化、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作者通过实例和数据,展示了不同经济活动形态的优势与劣势,使读者对经济活动的本质和演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的分析和评价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对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作者通过对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进行比较,探讨了这些制度和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书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混合经济等不同经济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读者对各种经济制度和体系的优缺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3、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的探讨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通过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揭示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书中对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辨析了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限制。作者通过对历史案例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考和预测。
4、未来世界经济的展望和建议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历史回顾和对经济发展的规律的揭示,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展望和建议进行了探讨。书中指出了当前全球化和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在新经济时代应采取的政策和策略。作者通过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分析和未来趋势的预测,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总结:
《告别施舍:世界经济简史》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历史回顾和对经济发展的分析,揭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本书通过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的分析和评价,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展望和建议。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经济的本质和规律,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255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