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易学课程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Anatomy of an Epidemic (剖析精神病大流行)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垂直专业教程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Anatomy of an Epidemic (剖析精神病大流行)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Anatomy of an Epidemic (剖析精神病大流行)
Anatomy of an Epidemic : Magic Bullets, Psychiatric Drugs, and the Astonishing Rise of Mental Illness in America


简介 Intro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Anatomy of an Epidemic : Magic Bullets, Psychiatric Drugs, and the Astonishing Rise of Mental Illness in America>——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


1955年,每468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住院;到了1987年,每184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以致领取政府的失能补助。2007年,每76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从数字上,我们发现问题不太对劲;而这个问题也蔓延到儿童身上。过去二十年间,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是之前的三十五倍!

如果发明药物是为了治癒疾病,为何精神科用药发展的同时,却使罹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会不会当代这种以药物为主的医疗模式,反而引发了精神病大流行?

过去二十年来,精神医学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我们不再「讳『疾』忌医」,也开始接受药物作为治疗方式及其功效。1999年的精神医学报告指称,科学文献的确证明了精神科用药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有人说这些药物就像「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但长期而言,这些药物真的「治疗」了患者吗?

你觉得精神疾病是生物学、心理学,还是社会关系的问题?
精神病究竟是存在于脑子里、还是日常生活的相处之间?

「我可以想见将来有一天,精神医学界的人会彻底遗忘我们的来路,忘记我们的起始之处是收容所,是济贫院,是监狱。我可以想见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变成医师,用医师的方法思考精神病院的运作、院里的医病关系,和最好的内外科医院差不了多少。」

精神医学作为一门专科起始于19世纪的精神病院,只是当时的精神病院仍以收容、照护为主;19世纪末陆续开始出现高压淋浴、药物注射、睡眠疗法等物理治疗方式,不过仍与今日概念中的精神医学相去甚远。1930、1940年代,精神医学界一度盛行「三合一」的治疗方式:胰岛素昏迷、电击、额叶切除术。精神科医师们开始直接对大脑下手,自此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一路突飞猛进。二战结束后,挟着战时的医学发展,1954年治疗思觉失调症的药物——「托拉灵」上市,精神药物学时代正式展开;1988年「百忧解」出现,精神疾病治疗再次大大地往前跨了一步。

不过,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问题并未就此解决。

1955年,每468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住院;到了1987年,每184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以致领取政府的失能补助。2007年,每76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因精神疾病而失能。从数字上,我们发现问题不太对劲;而这个问题也蔓延到儿童身上。过去二十年间,18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数是之前的三十五倍!

如果发明药物是为了治癒疾病,为何精神科用药发展的同时,却使罹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会不会当代这种以药物为主的医疗模式,反而引发了精神病大流行?

过去二十年来,精神医学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我们不再「讳『疾』忌医」,也开始接受药物作为治疗方式及其功效。1999年的精神医学报告指称,科学文献的确证明了精神科用药至少在「短期内」是「有效」的,有人说这些药物就像「用来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但长期而言,这些药物真的「治疗」了患者吗?

本书从四个案例谈起,接着讲述精神疾病治疗的历史脉络,以及药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第三部分则是利用案例及研究资料,逐步探讨近五十年来思觉失调症、焦虑症、忧郁症、双相情绪障碍症以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在美国境内的盛行状况,并针对每一种疾病的治疗结果研究做了基本回顾。所以,是否我们自以为建立了一场精神医疗的革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第四部分的三个章节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最后一部「解决之道」试图从目前几种发展中的解决方案,找出精神疾病另一种思考面向,以及其他可能的解方。

医界如何看待用药这件事?究竟什么才是药物真正的问题?这些药物真的能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生活得更好、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还是正好相反,这些药物使一个原本只是「暂时性的情绪危机」演变成「慢性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是否必须终身用药?

惠特克以「历史」作为论述的主要武器。本书重新描述了精神医学的历史──只不过,说的是一个跟精神医学主流叙事完全不同的故事。惠特克并借用当代精神医学的游戏规则:让证据说话。书中大量引用精神医学主流期刊的研究资料──只不过,是被官方历史忽略的那些。此外,惠特克访谈近60个案例,呈现被目前精神医学忽略的个人经验。

惠特克试图利用本书重新打开反思精神医学论述空间,而本书正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历史材料,总是蕴含着另一种叙说的可能性;一旦以不同的方式叙说,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就会随之变化,而改变体制的可能性,就蕴含于其中。

关键词: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Anatomy of an Epidemic (剖析精神病大流行)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截图(点击放大)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 –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Anatomy of an Epidemic (剖析精神病大流行)
《精神病大流行:历史、统计数字,用药与患者》截图(点击放大)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Whitaker 是继承了反精神病学的传统,是批判精神病学中其理性的一位。材料充足,拿证据说话,极有冲击力。

书中揭示的重要事实:现有精神药物的发明后有针对精神疾病的生理解释,且至今为止绝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形成机制未形成共识,美国社会中大多数精神药物的大众流行性与使用量远超出其实验检验的严谨性。即:无论精神疾痛的形成与治疗机制究竟如何,我们对当下主导的药物治疗模式过于缺乏反思。

有理有据的对心理学/精神科bad mouthing,让我对这个行业前景再次产生怀疑。临床上从Diagnosis到Prescription都没有solid的科学标准,靠Marketing撑起一片天。利益才是幕后大Boss。还是做Research靠谱,苦一点,就算骗钱也别害人。吃健康,睡足,按期运动,不喝酒不吸毒,剩下的就交给基因和随机事件吧。

非专业读者,个人认为作者大部分观点还是比较convincing的,全书基于evidence-base来论证,三分之二篇幅引用大量数据事例说明精神类药物只产生短期的症状缓解,长期数据显示还不如不服药效果好,而且还会导致长期的医源性精神疾病。非常敬佩作者这么大胆提出违背广大既得利益群体的言论。正如后记引用的一句话\”Few dare to announce unwelcome truth.\”

Robert Whitaker has my perpetual gratitude as an ex-patient of the sordid “mental health” system.

反精神医学谱系的重要继承和延展。精神医学并非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多的精神障碍名称是其不断建构的产物。

作者 Author

罗伯特‧惠特克(Robert Whitaker)


罗伯特‧惠特克为医疗科学报导作家,1992年曾于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奈特科学新闻研究员」(Knight Science Journalism fellow),其针对精神病患者及制药工业的报导获得多项医学科学写作奖项,如乔治‧波克奖(George Polk Award)。惠特克为《波士顿环球报》撰写一系列关于精神病患被滥用药物的报导曾获1998年普立兹奖提名。

其他着作尚有《疯狂美国》(Mad in America)、《地图绘制者的妻子》(The Mapmaker\’s Wife)、《在上帝的膝上》(On the Laps of Gods),最新作品为2015年出版、与寇斯葛洛夫合着的《被影响的精神病学》(Psychiatry Under The Influence: Institutional Corruption, Social Injury, and Prescriptions for Reform)。

有需要联系v;lyjlyj13141314

需要各种占星塔罗水晶魔法资料,专业的咨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637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