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 罗荣邦(Jung-pangLo)China As A Sea Power 1127-1368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读后感)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读后感)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垂直专业教程
-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 China As A Sea Power 1127-1368
简介 Intro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China as a Sea Power, 1127-1368: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he Maritime Expansion and Naval Exploi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Southern Song and Yuan Periods>—— 罗荣邦(Jung-pangLo)
本书作者罗荣邦认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从未停止对提升海洋实力的探索,及至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国正式成为海上强国,其海上势力在明初到达顶峰。
造船技术一度世界领先
从宋朝开始,中国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在东方航运界掀起一场无形的革命。至宋朝末年,可载上百人的大型商船已十分常见;元朝的商船因安全、舒适而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明朝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的大船平均每艘可载500人。
航海足迹远至东非
早在宋朝,中国人的航海经验已十分丰富。航海者能利用天文知识进行导航,同时掌握了季风、潮汐和海流变化的规律,对东海、南海、印度洋上的国家也了如指掌。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令中国人的足迹远至非洲东海岸。
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
在南宋、元朝及明的初三百年间,中国水师的势力范围覆盖至印度洋。中国的船运业在水师的庇护下,在东方海道上的发展飞速提升。中国商人活跃于利润可观的东亚贸易中,从热带陆地到南海都散布着华人聚居地。
翻开本书,从战争、贸易、文化等方面,看清古代中国如何一步步成为海洋强国!
关键词: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罗荣邦用了一本书的篇幅,叙述了中国海洋发展最为强大的那两百多年。他并不是仅仅让我们去寻找那种民族自豪感,毕竟后面的历史,已经让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打落殆尽。但为什么那时可以发展出如此强大的水军?后来又成了如此受辱呢?这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大篇讲述了南宋的海上军事与战争发展,其余方面涉及较少。称之被遗忘,中国史或许有点大了。本书所列参考文献很棒
通过对南宋之后300年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的分析,让我对中国古代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本书分析中国史的角度还是挺有趣的,而且史料功底很扎实。
成书于1957年,作者是康有为外孙。全书的核心问题:“中国为何能在南宋至明初期间成为海上强国,但却始终未能成为海权国家?”聚焦于海战经过、装备和海战技术,但是重点的笔墨放在了宋元两代,特别是南宋的历次海战以及蒙古征日本、征安南占城、征爪哇,前后几乎占据了七成以上的篇幅。最后结论其实很矛盾,“阻碍海上实力进一步扩充的一个因素是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一方面,中国人积极地与其他国家与人民互动交往,这种外向性似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此外,他们又倾向于武力扩张和扩充资源。” 倒是结尾的总结颇有意味,“中国人对海洋的兴趣周而复始,每次约持续五百年,这一周期与国家统一又分裂、社会盛极而衰、经济从繁荣走向萧条、疆域扩张再收缩的周期恰巧吻合。”大一统秦制下,海洋意味着不确定因素,注意海洋往往是分裂后的产物
作者 Author
罗荣邦(Jung-pangLo)
美籍华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史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专家,同时也是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执笔人之一。
罗荣邦是康有为的外孙,幼年时曾与康有为度过一段四处漂泊的日子,许多年后编译的《康有为传记与论丛》令他小有名气。但事实上,他一生的重点研究方向在中国海洋史。
1934年,罗荣邦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协助李约瑟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分析中国水师的文章,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水力学、船只建造、航海以及海军武器系统等。
1957年,罗荣邦重新整理了他先前关于中国水师的研究,即是本书《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有需要联系v;lyjlyj13141314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54760.html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5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