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郑岩【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铁袈裟 作者:郑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无 出版日期:2022-1 页数:400 ISBN:9787108071965 |
8.6 豆瓣短评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着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这一特定的形态,它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也因此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本书的取材范围不再限于绘画或雕塑等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形式,而涉及造像、城市、建筑、器物、文学、金石和装置等更广泛的领域,试图从毁灭、破碎、再生、聚合等多元的角度发掘物质性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潜力。
作者简介:
郑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88 年毕业 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2001 年毕业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曾供职于 山东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着有《魏晋 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逝 者的面具》《看见美好》《超越生死》(韩文版) 等,合着有《山东佛教史迹》《庵上坊》《中 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年方六千》等。
目 录:
引 言
正 编
一、“铁袈裟”不是铁袈裟
二、武则天的金刚力士像
三、打碎铜铁佛
四、高僧的诗咏
五、将衣为信禀
六、重塑历史
七、讲述的深处
八、圣光散去
外 编
九、阿房宫图
十、龙缸和乌盆
十一、六舟的锦灰堆
十二、何处惹尘埃
补 记
鸣 谢
插图来源
参考文献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是郑岩的一部关于艺术史的电子书,通过对毁灭与重生的探讨,揭示了艺术在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阐述。
1、书中的主题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如何探讨这一主题?书中的观点和论证是否令人信服?
在书中,郑岩通过对历史上重要艺术事件的分析,探讨了艺术在毁灭与重生中的变化。他认为艺术不断被历史和时代所影响,而毁灭与重生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过程。他的观点新颖独特,引人深思。
2、书中的研究方法
郑岩在《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探讨艺术史的毁灭与重生有何帮助?
作者运用了历史文献资料、艺术作品分析等方法,通过事实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现象。这些方法使得他的研究更加客观严谨。
3、书中的案例分析
郑岩在书中选择了哪些具体的案例来支撑他的观点?这些案例如何体现艺术的毁灭与重生?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艺术事件,郑岩展示了艺术如何在历史变迁中遭受毁灭,又如何在重生中焕发新的活力。这些案例的选择恰到好处,有力地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4、书中的启示与展望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对于当代艺术有何启示?未来艺术发展会如何呈现?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启示。郑岩的展望给人以希望与信心。
总结: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通过对历史中的艺术事件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艺术在毁灭与重生中的变迁与发展。作者的观点独特,研究方法严谨,案例分析深刻,展望与启示鼓舞人心。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34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