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国文课》【堂堂爆满的北大国文课,严锋、安意如、李天飞、彭敏推荐,一本书读懂20多部经典,终于来啦!一本读懂20多部国学活智慧。北大老师张一南反复打磨,有趣有料,专为年轻人倾力打造的经典国文课
《年轻人的国文课》【堂堂爆满的北大国文课,严锋、安意如、李天飞、彭敏推荐,一本书读懂20多部经典,终于来啦!一本读懂20多部国学活智慧。北大老师张一南反复打磨,有趣有料,专为年轻人倾力打造的经典国文课!】张一南【文字版_PDF电子书_推荐】
书名:年轻人的国文课 作者:张一南 出版社:岳麓书社 译者:无 出版日期:2020-8 页数:384 ISBN:9787553813202 |
7.0 豆瓣短评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年轻人的国文课》源自深受北大年轻学子欢迎的大学国文课,围绕“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从夫妇、父子、情商、文艺和识见五大主题切入,以诙谐的方式、简单的举例、有趣的故事,解读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经典,带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古人处世的智慧,启发我们在当下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珍视个体的价值,学会爱人、做事和思考。
“夫妇”篇,选取经典爱情诗词如《关雎》《蒹葭》《锦瑟》等,阐明何为好的爱情和婚姻;
“父子”篇,释读《论语》《离骚》,谈中国传统士族文化里的忠与孝;
“情商”篇,剖析《红楼梦》《世说新语》等经典篇目,解读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讲解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原则和智慧 ;
“文艺”篇,结合曹植、陶渊明、谢灵运等六朝诗人的名篇,深入中国传统贵族的精神和信仰,认识真正的文艺青年;
“识见”篇,主讲古人的哲学思想及其流派,从《牡丹亭》引入,讲解晚明的“心学”思想,以《诸子略》为本,介绍了诸子百家的流派等。
作者简介:
张一南
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文学博士,中华诗教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体学、中古诗学及相关文化背景。教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大学国文、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诗词创作等课程。其中,大学国文课,深受学生喜爱,成了“不太容易选到的课”,经常教室爆满,学生甚至需要站在过道听课。
目 录:
序 从《诗经》到《红楼梦》
自序 我就这样写了一本国文讲义
夫妇第一
关雎
蒹葭
锦瑟
鹊桥仙
摸鱼儿•雁丘词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父子第二
《论语》(选段)
《离骚》(选段)
情商第三
《红楼梦》(选段)
陈情表
与山巨源绝交书
咏史
《世说新语》(选段)
文艺第四
登楼赋
别赋
行行重行行
曹植诗选
陶渊明诗选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识见第五
《牡丹亭》(选段)
诸子略序
《列子》(选段)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年轻人的国文课》是一本经过北大老师张一南反复打磨的国学经典,受到了严锋、安意如、李天飞、彭敏等人的推荐。这本书读懂了20多部经典,专为年轻人打造,既有趣又有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年轻人的国文课》进行详细阐述。
1、课程内容丰富多样
《年轻人的国文课》通过对20多部经典的解读,让读者可以一本书读懂这些经典。课程内容包括古代文学、诗词、文言文等多个方面,涵盖了中国文学的精髓。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年轻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
同时,课程还注重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引导年轻人学习并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使得《年轻人的国文课》不仅仅是一本经典的解读,更是一门帮助年轻人成长的课程。
2、教学方式生动有趣
《年轻人的国文课》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年轻人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程中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元素,如故事、趣闻、幽默的语言等,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课程还注重与年轻人的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一些现实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增加了年轻人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3、作者专业权威
《年轻人的国文课》的作者是北大老师张一南,他是国学领域的专家,在文化古籍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他反复打磨这门课程,力求将复杂的国学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人。
张一南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使得《年轻人的国文课》具有了很高的学术性和可信度,年轻人可以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启发。
4、适合年轻人的特点
《年轻人的国文课》专门为年轻人设计,考虑到了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课程内容不仅涵盖了国学经典,还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年轻人从中找到与自己生活和成长相关的内容。
同时,课程还注重实用性,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引导年轻人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贴近年轻人的设计使得《年轻人的国文课》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
总结:《年轻人的国文课》是一本经过北大老师张一南反复打磨的国学经典,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教学方式生动有趣,作者专业权威,适合年轻人的特点。通过学习这本书,年轻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素养。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30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