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英]陈学仁【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龙王之怒 作者:[英]陈学仁 出版社:光启书局 译者:耿金 出版日期:2023-4-30 页数:376 ISBN:9787545219722 |
8.3 豆瓣短评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洪水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着作,具体描述了中国1931年长江洪水对江淮地区,通过史料挖掘与铺陈,一方面解释了洪水对当地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影响,另一方面讲述了人们对洪水的应对。本书试图以这场洪水为出发点,考察中国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发生洪水的历史脉络、人与洪水关系的变化、人们对抗和引导洪水的活动,进而探究近代以来中国多发灾害的历史成因,回顾中国对灾害认知的不断加深,从而丰富对灾害历史研究的理解。
作者简介:
陈学仁,英文原名克里斯·考特尼,英国杜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等多所高校及机构进行学术访问,研究方向为中国环境史、城市史。
目 录:
致中文版读者
致 谢
引 言
灾害的本质
致灾机制
1931年洪水的六个历史画面
第一章 长江
第二章 洪水脉冲
第三章 龙王
第四章 灾感
第五章 灾害专家
第六章 流民
结 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是陈学仁所着的一部历史纪实作品,详细记录了1931年长江水灾的惨状和灾后重建的艰辛。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水灾的原因、灾情的描写、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长江水灾的历史背景、灾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团结和勇敢。
1、水灾的原因
首先,本书详细解析了长江水灾的原因。长江水灾是由于连续的暴雨和长江上游的堤坝溃堤所致。陈学仁通过对历史资料和相关专家的采访,揭示了当时政府对长江治理不力以及社会经济问题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了水灾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同时也提醒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其次,陈学仁还对长江水灾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点进行了介绍。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水位波动大、流速快,容易造成洪水。这一方面说明了水灾发生的自然原因,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
2、灾情的描写
本书对1931年长江水灾的灾情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陈学仁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个人口述,描述了水灾期间大面积的淹没、房屋倒塌和人口伤亡的情景。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水灾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同时,通过对灾情的描写,也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坚韧和勇敢。
此外,陈学仁还通过与幸存者的交流,讲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详细描述了人们在灾难中互帮互助、抗击洪水的情景,以及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这一方面展示了人性的美好,也为读者带来了一丝希望和温暖。
3、救灾工作
本书还详细记录了当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救灾工作。陈学仁描述了当时政府的紧急行动和组织力量,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助和救助活动。他揭示了灾后救援和救济工作的困难和不足,同时也赞扬了一些英雄人物和组织的奉献和努力。
此外,陈学仁还通过对国际援助的介绍,展示了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水灾的关注和援助。这一方面表明了国际间的友谊和互助精神,也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4、灾后重建
本书最后一部分详细描述了1931年长江水灾灾后的重建工作。陈学仁介绍了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重建计划和行动,包括重建房屋、修复水利设施和恢复农田等方面。他也记录了灾后人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团结一心的努力,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灾后重建的决心和勇气。
此外,陈学仁还分析了灾后重建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减少类似灾难的发生,提高国家的抗灾能力。
总结:
《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详细记录了1931年长江水灾的惨状和灾后重建的艰辛。通过对水灾的原因、灾情的描写、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长江水灾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所展现的团结和勇敢。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27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