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_李永晶_扫描版[PDF]
内容简介:
当我们直面中日两国彼此的认知差异时,会发现日本恰恰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他者”眼光。从政治思想、学术研究、政治制度等方面入手,了解日本如何理解中国、了解日本的政治理念、了解当代日本人对世界的想象,有利于中国有效地重塑“日本认识”,从而优化与日本的交往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思考东亚世界秩序的未来。
作者简介:
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曾任汕头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社会理论、近代国际关系史等。着作有《马克斯·韦伯与中国社会科学》《正眼看世界》与《东京留学记忆》;另有译着《斯宾诺莎的宗教批判》《福利国家的社会学》(合译)等。
目 录:
自 序如何超越国家间的敌友认识?
导论 中日关系与世界认识
一、中日两国的相互认识:他者的视角
二、东亚民族国家的特质
三、认识世界秩序形成的方法
第一章 战后中日关系:回顾与展望
一、新视角:非对称性及其历史起源
二、非对称性的结构: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三、世界认识的重建
第二章 现代日本的民族主义:自我认同的历史与逻辑
一、民族主义视角的交错
二、尊王攘夷:天皇制民族主义的起源
三、战后天皇制民族主义与历史认识
四、天皇制民族主义与“无责任体系”
五、民族主义视角的再反思
第三章 现代日本的右翼:何谓民族精神?
一、日本右翼与国家的品格
二、新视角:日本的右翼与右翼的日本
三、日本右翼的思想根源:普遍主义的精神结构
四、右翼思想的启示
第四章 现代日本的政治结构:谁在决定外交政策?
一、两种“民主主义”的冲突?
二、国民的权力:日本新闻媒体的功罪
三、日本民主政治的结构:政党与政府
四、民主制度与对外政策
第五章 现代日本的国民主权:地方自治的视点
一、日本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
二、日本地方政府的定位
三、地方政府的改革理念
四、地方自治的实践:事例分析
五、日本的政府理念与国民主权
第六章 现代日本的东亚认识:“东亚共同体”的理念与困境
一、寻找东亚的公共性
二、两种亚洲认识的对立
三、日本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与中国认识
四、“东亚共同体”与中日关系
第七章 东亚世界秩序新论:危机与新生
一、再论中日关系
二、东亚传统世界认识的失范
三、东亚民族国家的困境
四、东亚普遍主义的重建
结语 面向世界:超越“战胜—战败”的思考
一、世界史中的两种“战后”认识
二、“世界国”的自我认识与实现
参考文献
后记 作为个体精神史断章的中日关系论
《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_李永晶_扫描版[PDF]大小:33MB已经过安全软件检测无毒,请您放心下载。浏览器不支持脚本!购买本书:当当图书商城 | | 淘宝购书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是李永晶所着的一本关于战后中日关系的政治军事类书籍。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以及其对世界秩序的影响。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中日关系的转变、安全困境以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阐述。
1、历史背景
本书首先分析了战后中日关系的历史背景。作者指出,日本在二战后成为战败国,经历了占领和重建的过程。同时,中国作为战胜国,也面临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一段历史背景为后续的中日关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本书详细介绍了中日关系的转变过程。从恢复邦交到互相投资,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逐渐增加。然而,历史遗留问题和领土争端也成为两国关系中的痛点。本书通过梳理各个历史事件,全面展示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此外,本书还分析了中日关系的安全困境。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日本的自卫权扩大,两国在安全领域的竞争日益突出。作者指出,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以避免激化矛盾,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最后,本书对中日关系的未来进行展望。作者认为,中日两国应该加强经贸合作,增进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以推动中日关系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际社会也应积极参与中日关系的调解和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秩序的稳定。
2、历史背景
3、中日关系的转变
4、安全困境
5、未来展望
总结:
通过对《友邦还是敌国——战后中日关系与世界秩序》的分析,本文全面梳理了战后中日关系的历史背景、转变过程、安全困境以及未来展望。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于世界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增进互信,共同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265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