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杨光斌【文字版_PDF电子书】_政治军事 (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杨光斌【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历史政治学 作者:杨光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无 出版日期:2023-7 页数:/ ISBN:9787300318820 |
8.0 豆瓣短评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政治学的知识统摄性和社会科学学科基础性,决定了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必将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根基,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书先是简单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之“多变”及其缘由;然后阐述了冷战时期论证西式民主政体合法性的西方政治学如何变成了“改变”他国的政治学,并制造了旨在“转型”的范式;接着研讨了百年来“求变”的中国政治学的得与失;最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取向,即建制性的国家治理研究是中国政治学的主流。
中国的成就必须得到正面的解释,不能解释中国成就的理论不能算是好的社会科学理论。理论必须直面基于中国历史文化和经验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必须上升为概念、理论乃至范式,由此,社会科学需要一场范式革命,历史政治学应运而生。
作者简介:
杨光斌,河南省桐柏县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和世界政治。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历史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研究。代表性专着包括《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认识论》《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等,代表性教材包括《政治学导论》(已修订至第五版)、《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第二版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等。
目 录:
绪论 巨变时代的政治学研究议程
一、社会科学的一般状况:需要一场范式革命
二、比较政治学的新议程:从制度比较到治理能力比较
三、国际问题研究的新议程:从国际关系学到世界政治学
四、比较政治学和世界政治学的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
五、结语
第一章 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求变”到“求治”——政治学学科史的视角
一、中西政治思想史:“恒常”与“多变”
二、兼具“建制派”与“革命派”二重性的西方政治学:从论述自己的政体合理性到改变他国的政体合法性
三、“世界时间”中的中国政治学:百年之变的得与失
四、找回“致治”传统:以国家治理研究为核心的中国政治学
五、余论:研究真实的“社会”,建构可用的治理理论
第二章 什么是历史政治学
一、政治学范式的困境
二、政治学的传统:以各自历史传统为方法
三、历史与政治社会理论
四、历史本体论:历史政治学的关键词
五、认识论维度上的历史政治学
六、历史政治学的方法论
七、作为政治学知识增长点的历史政治学
八、历史政治学的几个问题
九、结语
第三章 历史政治学的知识主体性及其功能
一、历史研究的知识主体性:不同的历史与不同的知识
二、历史政治学与政治学的知识来源问题
三、历史政治学与避免历史研究碎片化问题
四、历史政治学之“求善治”与研究善治的方法论
五、历史政治学与历史观
第四章 历史政治学的理论辨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韦伯历史叙事的真相:“西方的兴起”
二、“回到事情本身”的历史政治学:欧洲史全球史宗教史下的资本主义精神
三、韦伯为什么要“改写历史”: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者的韦伯
四、结语:重新认识韦伯,重新定位《新教伦理》
第五章 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研究
一、历史政治学的路径
二、作为中华文明基体延续的当代中国政治
三、中国改革开放前后政治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四、历史政治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相互意义
第六章 历史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以现实主义为例
一、国内的现实主义理论研究简述
二、现实主义理论:“理论发明”的产物
三、找回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本体论:帝国主义
四、帝国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面镜像
五、帝国主义的“国家性”问题
六、结构现实主义的“强理论”建构:一项失败的理论工程
七、历史政治学的几点理论发现
第七章 历史政治学与世界政治研究
一、世界政治学的学科内涵
二、世界政治的研究单元:政治思潮
三、世界政治的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
四、结语
第八章 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
一、在文明互鉴中成长的政治学:建构民主话语体系
二、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政治学:回答“中国性”命题
三、“以中国为方法”的政治学:历史政治学
四、结语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是杨光斌的着作,属于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本书通过对中国政治学的范式进行革命性的思考和重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政治学的观点和方法。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阐述。
1、范式革命的背景
本书首先介绍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和传统观点,以及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惑。随后,作者提出了进行范式革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范式革命的背景下,本书进一步分析了西方政治学的发展和成果,并从中汲取了一些经验和启示。通过对比中西方政治学的差异,作者指出中国政治学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最后,本书提出了范式革命的目标和意义,即通过对中国政治学的范式进行革命,创造一个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政治学体系。
2、范式革命的主要内容
范式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重新定义,对政治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的重构,以及对政治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体系的重新建构。
本书通过对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批判性思考,提出了一套新的政治学概念和范畴,以更好地解释中国政治的特点和规律。
同时,本书还对政治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重构,将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社会学派的社会建构主义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历史政治学研究方法。
最后,本书还重新建构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整体框架和体系,将中国政治学纳入世界政治学的大框架,形成了一个更加完整和科学的政治学体系。
3、范式革命的影响与启示
范式革命对中国政治学的影响和启示是深远的。首先,范式革命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
其次,范式革命对中国政治学的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与西方政治学的对话和交流,中国政治学可以更好地融入国际学术界,提升其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范式革命还对中国政治学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政治学人才。
4、范式革命的展望与挑战
范式革命为中国政治学带来了新的展望和挑战。展望方面,范式革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政治学的创新和发展,使其在世界政治学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挑战方面,范式革命需要面对中国政治学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惯性和阻力。同时,范式革命也需要面对国际学术界对中国政治学的质疑和挑战。
总结:
《历史政治学:中国政治学的范式革命》通过对中国政治学的范式进行革命性的思考和重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历史政治学的观点和方法。范式革命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和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面临着展望和挑战。本书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250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