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垂直专业教程
基本信息
(具体信息以实物为准,以下仅供参阅)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净空法师<讲述> 着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页数: 282页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准确性。不过,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可以使火沁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改造自d的命运;实在一、是一钵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近代以来许多着名人如曾国藩、胡适、印光大师,以及日本着名汉学家安冈正笃、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等人都对这本书极力提倡。
本书是净空法师对《了凡四训》一书原文的逐段阐释,并且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了凡四训》的精神,讲述了人如何破迷开悟、改过白新、断恶修善,达到改造命运的目标,是阅读《了凡四训》的基础入门书。
本书并附有净空法师对印光大帅《了凡四训序文》的详细讲解。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内容简介:古人常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可见读书贵在“变化气质,希圣希贤”;所谓“读书志在圣贤”。可惜现代教育未能注重于此。故欲净化人心、社会和谐,抑或个人学习、教育子女,《了凡四训》这部书尤其值得提倡。《了凡四训》这部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毕生的学问与修养,为教育子孙而作的四篇家训,融会儒释道三家思想,义理精微周到。数百年来,流传于全国各地,为书香门第奉为“传家之宝”,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先生列此书为教育子弟必读第一书。千千万万的人因读过此书,认识到命运的真相,勇敢的面对人生,积极的创造自己吉祥、幸福的未来。故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孝、不染恶习,宜与子女同读此书,则一室祥和、传家久远;为人师长者,欲学生品德纯正,学有所成,宜读此书,以身劝化,则师道自尊,教育落实;为官者,熟读此书,自能积功累德,为民造福;为商者,熟读此书,则取财有道,累富如法,大吉大利;受刑人熟读此书,则浪子回头,改过迁善……深盼各界贤达提倡此书,熟读、深思、笃行,以创造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国家的美好未来!
目录
《了凡四训》原文
第一篇 立命之学
第二篇 改过之法
第三篇 积善之方
第四篇 谦德之效
附录:《了凡四训》序文讲记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了凡四训》原文
第一篇 立命之学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余引之归.告母。
母曰:“善待之。”
试其数,纤悉皆验。余遂起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
余遂礼郁为师。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公元1567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公元1569年)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问其故?
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厂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余进曰:“孟子言‘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返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
余以实告。
……
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有需要联系v;zhanxzhanx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19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