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道家九字真言怎么念,道家九字真言唱诵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道家九字真言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道家九字真言
道家九字真言
kāi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九章及译文
上章宣说人类文明渴望无私之上善,世人应效法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章立即从反面告诫利己主义的危害,最后老子提出了影响后世的功成身退的千古梦想。功遂身退也是对上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另一种解读。老子“功成身退”的教法成为华人精英的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老子这位伟大的哲人厌恶人类的“争”,厌恶野蛮,向往文明,因此“不争”是老子道家的鲜明的价值观,bù争是走向文明的必由之路。今天排队是公民的基本素质,这就是不争的实际案例。人类文明需要共同维护,共同建设,需要共同遵守规则,不争就是规则。
功遂身退的要求远远高于排队这样的不争,社会精英都是社会的成功者,懂得放弃才是社会和谐的一种保障。在现代文明实践中,不争与规则紧密结合,超越规则就是乱群者(为畸者)。功遂身退与少私寡欲、返朴归真结合,成为后世极为推崇的田园生活的思想基础。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欲望能够得到满足,但世人会厌倦原来渴望的物质丰富,转而追求回归自然的极简主义,田园生活是人类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道德经》传承了远古的修道运动,开始大智慧,开启美好的生活方式。儒家精英内心也同样向往。
第九章经文
第一段:
持而盈之,不rú其已。
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jiāo,自遗(wèi)其咎。
第二段: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本章共分二段。第一段经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jīn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经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世人奉行利己主义,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利益算jì,不知满足,老子深为忧虑。老子心中看到天地的无私和水之上德,二向对比,反差极大,因此世人应该警醒,应效法天地和水,完善自己的人格。
王弼注:“持,谓不失德也。既不失其德,又盈之,势必倾危。”王弼用第三十八章解释此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与上善一脉相承。世人即使施恩于人,也应当即施即忘,以无心之心布施。这才是上德,如同水的上善。如果持德不忘,窃窃于心,此德必失。
水满至边为盈满,盈满则溢。《易经》说“谦受益,满招损”,修道士不知修谦德,损即随之而来。《道德经》遵循反向哲学,《易经》说“物极必反”,二者暗合。持而盈之,物极必反,灾祸不远。这是对世俗社会的所谓成功人士的告诫。
王弼又注:“故不如其已者,不如无德无功者yě”。世俗功成名就之人,不知保持谦德,反而盈上加满,岌岌可危,反而不如下层人。施恩者窃窃于恩不如未施恩者,后者不望他人报答自己,前者却时刻盼望他人报答,心里更扭曲。经文是从后果危殆和心理扭曲二个方面来宣说自私的恶果。
老子以道之玄德为准的,施恩不求huí报,呵斥世人贪得无厌,失去真性。庄子极度重视世人的心理问题,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亦次之矣”《庄子·知北游》。世人不知道心死的危害比实际死亡更大。老子对世人的心理同样极度重视。
第三十八章作为《德经》首章,就是阐述行德施恩后的心理状态,倡导以无心之心行德施恩为上,三轮体空而行布施。窃窃于恩德是谓下德,下德终将失去。老子又说“知足之足,常足矣”(46章)。持而盈之与知足之足正好相反,所以经文说“不如其已”,这是非常严厉的断语。王弼的注解非常精辟。
释德清注:“谓世人自恃有持满之术,故贪位慕禄,进进而不已。老子意谓虽是能持,不如放下休歇为高”。成功人士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故贪心不已,老子劝人不如懂得放下。释德清举出李斯的悲惨例子作证。李斯临行前对儿子说:“我们再想在老家上蔡的郊外牵着黄狗追野兔,还可能吗?”这就是私心膨胀,无有终止的危害。释德清最后说:“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经文: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成名就之人不仅持而盈之,还铤而走险,刀刃舐血。老子以磨刀为喻。揣是精磨,磨是粗磨。古代磨刀者先在粗磨石上粗磨,然后再在细磨石上精磨,这样磨出来锋利无比。王弼注:“既揣而令尖,又锐之令利,势必摧衄”。刀尖如此锋利则伤人,虽然好用,但很易折断,所以不可长保。
后文老子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三十yī章),锋利之器正是不祥之器。揣摩成为后世窥探人心的意yì,以其技艺精微。老子宣称自己是“愚人也哉”,从不像成功人士揣摸他人(人君)之心。后世的太监多以善于揣摩君王的内心著名,如gāo力士、李莲英辈,庄子嘲笑这类人为舐痔者。释德清举出苏秦张仪都是揣摩人君的高手,老子认为修道士应以为耻。
对于君子来说揣摩他人之心是可耻的,不如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愚人来的正当。韩非著《说难》,认为揣摩人君之心极难,因为君王有逆鳞,一旦chù摸逆鳞,君王就会翻脸,大祸即将临头。所以说揣摩人心亦是铤而走险。无论是揣磨刀尖还是揣摩人心都不是君子所为,不可长bǎo故也。
不可长保是站在天道角度看必然如此。《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说:“善抱者不脱,善建者不拔,子孙以祭祀不辍”。睿智的父辈应该劝子孙修德行道,这样才可以享受子子孙孙祭祀不辍,满足人生大愿。祭祀是华人最深刻的内在意识,祖先能否享受子孙祭祀(血食)是人生使命的第一要务。
古代雅利安人也把祭祀作为人生三大必修课之一。老子劝人行德修道,可谓lǎo婆心切。不可长保是指子孙后代不可长保,不仅是个人不可长保。一个家族,一个社会都要为子孙后代考虑。
经文:金玉满堂,莫之能守。持而盈之,揣而锐之,不都是为了金玉满堂吗?《红楼梦》的好了歌演绎了老子的这一段经文,“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是利益至上,贪心不足,所以争斗不已。老子劝告世人,即使金玉满堂,你也守不住。
历史发展到今天,世人也有倾听老子的告诫,既努力发展事业,也懂得回馈社会,这才是企业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阐述了现代意义的企业家,他们具有冒险精神,创办企业发家致富,但把回馈社会的慈善事业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
伟大的企业家也是伟大的慈善家,比尔盖茨、邵逸夫企业家慈善家都在践行古代智者的伟大思想。他们可以称为“善建者”,后世人的人们将怀念他们。伟大的慈善家已经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困局中解脱出来。不懂得回馈社会的成功人士只是商人而已。自古以来商人都是反面教材,身上沾满铜臭。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就是代表。
经文: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遗读为wei,是必然的反馈。这是私欲进一步发展,达到骄奢淫逸的程度,甚至还带有傲慢,那就离毁灭不远了。遗是强调自己招惹,自作自受。在华人的语境中,这个“自”包括整个家族,即包括子孙后代和长眠的祖先。因为自己的恶行会祸及子孙,也会让祖先蒙羞。在华人几千年的价值观中,成功的含义是光宗耀祖。
汉武帝的大将军霍去病见到自己从未见面的父亲霍仲儒时,跪下说:“我现在才知道自己是大人的遗体啊”,子孙被看做是祖先的遗体。自遗其咎那真是罪大滔天。老子的语言已经用到极点了,再不醒悟,那就是不可救药了。富贵者骄奢淫逸和傲慢,你会毁了子孙后代,更会让列祖列宗蒙羞,你真的无地自容了。
所以历代家训中,会把老子的这段经文当做座右铭,警醒子孙后代。研究华人的家谱家训极有价值,那是古代zhì者的睿智真言,有不可思议的济世救人的妙用。古人重视家训,产生很多世代zhōng良、家业发达的成功家族,老子功不可没。家族兴旺,后世子孙继承家业并发扬光大是现代企业家的梦想,那就请牢记老子的真言。
第二段经文: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河上公本为“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华人的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是儒家基因还是道家基因?林语堂在《老子的智慧》一书中说:“中国人当他成功得意是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第3页)功成身退成为历史学家和文化精英心中的梦想。
儒家窥探了世人的凡心,老子窥探了世人隐藏的圣心。大部分成功人士虽然没有按照老子的教诲做到功遂身退,但在漫漫的人生中多少次从梦中惊醒,听到内心功遂身退的呼唤。老子深刻领悟了内心渴望和表面qíng感的区别,这是儒家不能理解的。
华人的文化基因是儒家基因和老子道家基因的混合体。既然是混合tǐ,有些人混合的很好,但有些人混合的差很多。道家精英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歌,儒家精英则诗意不足。道家基因和儒家基因,前者代表超越,后者代表现实,二种文化基因一直在磨合,能否结出灿烂的成果呢?成功则现实,失败则超越,这不是成功的磨合。
功遂身退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设计,一幅美丽的人生图画。庄子说远古有很多美好事迹没有记载下来,“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庄子·天地》老子稍后的范蠡(公元前536-448年)是功遂身退的典型,被记载下来并被后世传颂,甚至被作为财神供养。
范蠡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丝毫没有享受自己的成功,而是离开越国,泛迹江湖。他经商三次致巨富,三次散尽家财作慈善。古人评价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功名天下”。据说范蠡的师父是计然,计然的师父是老子。从年龄计算,老子离世时范蠡已经53岁。lǎo子是看着范蠡成长的。范蠡正是老子功成身退思想的实践者,后世也有很多成功者践行老子的人生社稷。
汉代开国元勋张良秉承了老子的教诲,从不居功,过上简朴的修道士生活。唐朝的郭子仪、李密血液里也流淌了老子的思想,对国家忠心耿耿,建立大功,是功成身退的榜样。老子此章的jié束语唤醒了多少世间精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只有上善之人才能践行。利己主义是人生的危害,家族的危害,社会的危害。无私才是真正的上善,是人类文明的渴望。天之道也一句,说明老子是在宣说天道真言。
《道德经》导读路线图
玄同(第1章)--玄德(第2章)--不争(第3章)--道体虚空(第4章)--不仁\\无凡心(第5章)--无私(第7章)--上善(第8章)--破私心(第9章)
修道、玄德、不争、虚静、无私、上善、破执(执私心)的修行路线图一目了然。理解老子的修行路线图很重要,就能够感悟经文的价值观和对自我的启发,指引自我修行事业,不然即使倒背如流也毫无意义。
“常无欲,以观其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修行者深入禅定,安住在精微玄远的妙境中,如如不动,世人虽然被欲望控制,但内心何尝不渴望修行者的寂寞无为恬淡虚静的无上妙境呢?这是浅层心理和深层心理的冲突。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那么看看愚蠢的世人,
他们被强烈的欲望所控制,
他们是世俗的成功者,
追求没有止境,
想得到全世界,
他们高举一个满水的盆子,
不肯放下来。
他们把刀磨了又磨,
揣而又揣,
希望锋利无比,
他们不知道锋利的刀尖最先折断。
他们获取了无数珍宝,
金玉满堂,
却不知道是守不住的,
因为他们不懂得放下。
更有一些富贵的世人,
他们还骄横无比,
那是自己陷害自己,
自掘坟墓。
真正的成功者都是以修道为事业,
当世间需要他们出现的时候,
他们会义不容辞,
济世救人是道者的本怀,
他们能够在世间的事务上取得成功,
但他们知道功遂身退的教法,
这是来源于上天的法音,
智者都应该遵循,
不可违背啊!
遵xún教法的成功者,
才是真正的智者!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yī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guī)
九字真言(中国道教九字真言)
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六甲密祝,系由"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所成之咒术。典出《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开除日,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yòu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要道不烦,此之谓也 九字真言为中国道家与兵家所盛行的秘术。传入日本后,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并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而成为日本修验道之山伏所重视的咒法。 密教以左手为常静,故名为慈悲之手,渡顽愚众生,右手为cháng动,故名为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称为“悲智双运”渡尽无余凡夫。合此双手即表示断除“贪嗔痴疑慢”之烦恼障惑,是远离身语意之无始无明,其合掌的姿势名为“印”,即断身业的杀盗淫等3恶业,念佛号等密语,及观诸尊相好庄严,则成涅盘实相之常乐我净 九字真言,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九字,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说是九个,其实不过是个虚名,可以从中化出恒河沙数的手印来,又名奥义九字切,括号内是异译法)分别为: 不动明王印(独占印、普贤三昧印) 大金刚轮印 外狮子印 内狮子印 外缚印 内缚印 智拳印(知券印) 日轮印 宝瓶印(隐形印)
佛家的九字真言是什么?
临遇事具不动不惑之意志,默念降三世明王之不动心。 兵寿命之延长及精力之恢复,默念降三世明王之忿怒心。 斗勇猛果敢,默念大日如来之金刚萨朵。 者自在操控肉体,默念大日如来之智慧。 皆随心所欲地操控他人之心,至此修得‘他心通’。 陈听灵界之声,集中敬爱之力,默念大日如来之慈悲心。 列自我完成,达致救护他人之力,至此修得透视之神通。 在凌空飞行,于空中翱翔,默念大日如来之自在力。 前完成修行,入超人之境界,至此进入涅磐之大日如来.
以上就是关于道家九字真言怎么念,道家九字真言唱诵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道家九字真言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zqkj/8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