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禅师诗人,禅诗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禅师诗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禅师诗
禅师诗
春天,一个万物勃发的季节。
花红柳绿,燕舞莺歌。
虽然因为疫情,我们不能像往年一样,穿行在一树一树的绿荫下,徜徉在一丛一丛的花海里。在某一条河流边停下脚步来,微风拂面,眼睛追逐着一只一只燕子,从水面上飞掠而过。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心去感shòu这个春天。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反而让这个春天在我们眼里,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就像下面这4首描写春天的禅诗。
这首诗出自残唐五代的志勤禅师。
据说志勤禅师未开悟之前,跟着大安禅师在湖南的大沩山参禅悟道。
一晃30年过去了,一无所获。
这一年春天,行走在路上,猛然间看到路边大片桃花盛开,一下子顿悟。以前一直萦绕在心头的疑惑,也一下子如拨云见日。
于是,随口作偈一首:
三十年来寻剑客,
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什么叫“寻剑客”呢?志勤禅师其实是在说自己,这30年来,就像一个一门心思只想得到一把宝剑的剑客一样,一心只想着参禅悟道。
然而结果呢?
几回落叶又抽枝。
就像树上的枝叶一样,落了长,长了落,始终摸不到门径。
谁知那天一看到桃花盛开,一下就领悟到了。心里的疑云一下子消散。
那么,禅师领悟到什么呢?不久后,志勤禅师去到四川灵云山讲法。
一个僧人求教:
“如何才能脱离生老病死?”
志勤禅师答道:
“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
意思就是:只要你的心不动不移,什么生老病死,那都是浮云,任他来去。
所以志勤禅师看到桃花领悟到的,大抵就是管他春来还是秋去,抽枝还是落叶,zhǐ要该盛开的时候,就要像桃花一样努力绽放。
换作今天的话说就是:
人生即当下。
有人因为桃花而悟道,也有人因为梅花而参透。
这首《咏梅花》,据说是元朝时,一位江南女僧人写下的。只不过时至今日,这位女僧人姓甚名谁?法号是什么?已经无人知道了。
可就因为这首七言绝句,后人称她为“梅花尼”。
终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古人一直有踏雪寻梅的雅兴。
不只是因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相得益彰,更是因为寻到后,摘一枝“寄与陇头人”,连带着春天的款款温情也扑面而来。
于是,这位女僧人也动身,漫山遍野去寻梅了。
结果,整日里找来找去,
芒鞋踏破岭头云。
翻过山岭,穿越云雾,可依旧是一无所获。
失落惆怅之余,只好返回自己的住处。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自己住处的门前,梅花已然盛开,分外娇艳。
春在枝头已十分。
女僧人轻捻一朵,放在鼻前嗅闻,回想起之前居然还那么辛苦,四处去寻找,不由得哂然一笑,顿然醒悟。
原来自己一直苦苦寻找的,就在自家门口,就在自己眼前。
人很多时候,不就是这样?我们总觉得别人家的日子,要比自己家de幸福。我们总觉得外面的世界,要比自己家乡的精彩。我们总觉得外国的月亮,要比自己国家的圆。
却浑然忘了,自己的家国,自己的乡土,自己的日子,这才是自己的。
毕竟,人生即眼前。
了元和尚,就是佛印。
据说这首偈诗的由来,还和苏轼、秦观有关系。
某一天,苏轼和秦观一起吃饭,看到一只虱子。苏轼就说:
“你看人身上真脏,从身上掉下的污垢,就变成虱子了。”
秦观却不认同,说:
“虱子怎么是污垢变的,明明是棉絮变的。”
一时之间,两人争执不下。最后一商量,决定第二天一起去找佛印,让他给判个高低上下。
说是第二天,苏轼一转身就跑去找佛印,让他一定要说虱子是污垢变的。
佛印一笑,点头答应了。
谁知没一会儿,秦观也来找佛印,硬要让他说虱子是棉絮变的。
佛印一样笑着答应。
结果第二天两人一起找来,佛印却说:
“这虱子的头是污垢变的,身体是棉絮变的。”
苏轼和秦观先是一愣,随后两人相视大笑。
佛印趁机作偈一首:
一树春风有两般,
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
一片西飞一片东。
同样的一阵春风,吹在同样的一棵树上。
向阳那边的枝叶,就觉得好温暖;背阴那边的枝叶,就觉得比较冷。
可是这又有什么好争执的呢?
不管是向阳,还是背阴,不都是一棵树上的枝叶。
就像苏轼和秦观,争来争去,还不是一个大舅哥,一个妹夫,本来都是一家子人。
眼下如果是秋天的话,一阵秋风吹来:
一片西飞一片东。
树叶被吹得七零八落,东南西北都是,还分什么谁是向阳,谁是背阴?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人总是很容易,与自己比较亲密的人产生争执。或许是wèi了点蝇头小lì,或许是为了一时的口舌。或许只是在吃饭的时候,看到了一只虱子。
其实细想起来,还不都是一棵树上的枝叶。有向阳的,自然就有背阴的,总不能都向阳吧?
何必为了谁向阳、谁背阴,一天到晚争吵个不停呢?
等到秋风起的一天,还不都归于尘土。
道济和尚,就是济公。
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济公就是一个神话里的人物。
其实济公是南宋年间的一位出家僧人。他懂中医,救治过不少老百姓,还喜欢抱打不平,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济公活佛”。
当和尚归当和尚。他依然喜欢喝酒吃肉,举止也疯癫。
只不过,这只是表象。
实际上他学识渊博,著有《镌峰语录》10卷,还写下了不少诗作。
这一天,济公正乘着船,行进在西湖上。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湖面上。
此情此景,济公随口作偈一首:
湖上春光已破悭,
湖边杨柳拂雕阑。
算来不用一文买,
输与山僧闲往还。
“qiān”就是吝啬、小气。不过前面加上“已破”两个字,就是不再吝啬了。
于是,落阳夕照下的西湖,依依的杨柳枝条伴着微风,轻拂着雕饰着花纹的栏杆。济公坐在船中,任意欣赏着大好春光,却不用花一文钱。
真是岂不快哉!
难道别人欣赏,就需要花钱吗?诗最后一句的一个“闲”字,道出了原因。
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都不用花钱。可也就是因为不花钱,反而让我们变得熟视无睹,少了一份闲暇的心。
例如阳光,空气,还有这大好春光。
我想,这大概是经历了这gèchūn天以后,你我最深的感悟吧?
关于参禅念佛的诗句
1.赠念经僧
唐代:周朴
庵前古折碑,夜静念经时。月皎海霞散,露浓山草垂。
鬼闻抛故冢,禽听离寒枝。想得天花坠,馨香拂白眉。
2.赠持《法华经》僧
唐代:齐己
众人有口,不说是,即说非。吾师有口何所为,
莲经七轴六万九千字,日日夜夜终复始。乍吟乍讽何悠扬,
风篁古松含秋霜。但恐天龙夜叉乾闼众,畐畐塞虚空耳皆耸。
我闻念经功德缘,舌根可算金刚坚。他时劫火洞燃后,
神光璨璨如红莲。受持身心苟精洁,尚能使烦恼大海水枯竭。
魔王轮幢自摧折,何况更如理行如理说。
3.锦堂春(中秋)
宋代:詹玉
露掌秋深,花签漏永,那堪比夕新睛。正纤尘飞尽,万籁无声。
金镜开奁弄影,玉壶盛水侵棱。纵帘斜树隔,烛暗花残,不碍虚明。
美人凝恨歌黛,念经年间阻,只恐云生。早是宫鞋鸳小,翠鬓蝉轻。
蟾润妆梅夜发,桂熏仙骨香清。看姮娥此际,多情又似无情。
4.送僧讲罢归山
唐代:唐求
休将如意辩真空,吹jǐn天花任晓风。共看玉蟾三皎洁,
独悬金锡一玲珑。岩间松桂秋烟白,江上楼台晚日红。
依旧曹溪念经处,野泉声在草堂东。
5.赠念《法华经》僧
唐代:齐己
念念念兮入恶易,念念念兮入善难。念经念佛能一般,
爱河竭处生波澜。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心心缘经口缘字,一室寥寥灯zhào地。沈檀卷轴宝函盛,
薝卜香熏水精记。空山木落古寺闲,松枝鹤眠霜霰干。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捶打红琅玕.但恐莲花七朵一时折,
朵朵似君心地白。又恐天风吹天花,缤纷如雨飘袈裟。
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秘要。灵山说后始传来,
闻者虽多持者少。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
舜弦和雅熏风吹,文王武王弦更悲。
如此争不遣碧空中有龙来听,有鬼来听。亦使人间闻者敬,
见者敬。自然心虚空,性清净。此经真体即毗卢,
雪岭白牛君识无。
2. 描写寺庙女子静心念佛的句子
1. 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2. 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néng得到净化。独处,也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回归自我。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独处,是一种静美,也是一种修炼。能够在独处时昂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坦然自若。
3. 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代】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dài些哲思。
所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暑天他人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许多,也充满了创意。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境界要求太高,非常人所能及。
《悟道诗》 【宋代】杨妙锡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全诗描述了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
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 《弘一法师临终偈语》 【民国】李叔同(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qiān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弘一大师乃文艺天才,歌曲传唱天下。出家后,不作世俗文字,口不离佛,笔不离教。
这二首临终偈语,实为四言绝句。两首各不同韵,各有所指。
前首乃述君子之交,后首乃述自己的感想。不执著生死,一切圆融,乐观示寂,大彻大悟。
4. 谁知道好点的关于佛语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照本如开悟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gù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文偃诗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安分庵主开悟诗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侍郞来。
曼殊本事诗
鸟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髦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43634出头shí。
程颢题淮南寺诗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惠洪诗
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寒山诗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刘长卿送灵澈诗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无尽藏尼嗅梅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拾得诗
君不见,
三界之中纷扰扰,只为无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德诚船居寓意诗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石屋山居诗
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孙觌枫桥三绝诗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灵云志勤开悟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五祖清演开悟诗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虚舟普度墨梅诗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zhǐ欠清香不欠花。
觉海法因庵主kāi悟诗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
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寒山吾心诗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jiào我如何说。
刘长卿送上人诗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王梵志我有诗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守安南台静坐诗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悟新诗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了元诗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寒山诗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白云端禅师诗
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
寒山众星诗
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
5. 描写佛 诗句
禅客来问念佛理,我说此问从何起。
念佛是我我是谁,佛我究竟何为体。
水中月影镜中面,水月镜面从何现。
何者shì假何者真,请君问取镜中人。
城中娥眉女,珠佩何珊珊。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桃花欲经夏,风月催不待。访觅汉时人,néng无一个在。
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有人把椿树,唤作白栴檀。学道多沙数,几个得泥丸。
弃金却担草,谩他亦自谩。似聚砂一处,成团也大难。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不学白云岩下客,一条寒衲是生涯。
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无一事,明月清风是我家。
身如菩提树,
心似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变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佛语有云:宁静而致远
求自在不自在,得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无门慧开禅师诗全文?
写无门慧开禅师的诗文有宋代诗人吴潜的七绝•示慧开禅师颂二首,该诗全文为:
示慧开禅师颂二首
文/宋·吴潜
手中拍板袖中槌,赢得逢场弄一回。寄语无门开道者,挑包便好出山来。
以上就是关于禅师诗人,禅诗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禅师诗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zqkj/8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