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有关「中国」与「週边」概念的再澄清》 – 葛兆光 (《历史中国的内与外》书评) (《历史中国的内与外》书评)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垂直专业教程返回顶部
推荐内容包括:
《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有关「中国」与「週边」概念的再澄清》PDF 电子书
封面 Cover
简介 Intro
《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有关「中国」与「週边」概念的再澄清》—— 葛兆光
葛兆光教授十年前开始推动「从周边看中国」研究计划,把日本、韩国、越南等地保存的有关中国史资料作为「新材料」,试图提供重新认识东亚和中国的多重视角与立场。为此,葛教授陆续出版了《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等着作,在国际学界受到广泛关注。本书是葛兆光教授有关东亚与中国研究系列论着之一。为了对「周边」及其相对应的「中国」概念做一个清晰的界定,作者在这本书中梳理历史上中国疆域、族群和文化的移动与交错,说明「内」与「外」之变化,并尝试沟通原本分属中外关系史、中国民族史(包括「边疆民族」)、历史地理学(包括「边疆史地」)、全球史(和区域史)等各学术领域的资料和方法。
关键词:历史中国的内与外:有关「中国」与「外围」概念的再澄清;葛兆光;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到秦汉,一个稳定的政治-文化区域基本形成了——这个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中国“。”中国“只有边疆,而无边界。周边的民族、领土乃至历史,时而由外变为内,时而由内变为外。”中国“之所以可以延绵不绝,不在于”国家统一“而在于”国家统合“,制度、社会与文化构成了统合的基础,我们不能用现代中国的版图去倒推历史,应当在历史中理解中国的形成,理清现代概念与古代历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在有限国家中对“无边帝国意识“的想象。
对近些年兴起的“天下”观念的批评精彩,不过一种帝国主义霸权观而已。大胆承认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对峙”,历史上的“天下”基本等于汉族核心区,通过与四夷的对峙构建自身别亲疏、尊卑的天下观。
与许倬云相比,葛兆光更重视内亚史,新清史的重要,所以争论更多。边疆方面是也是以史籍为准衡量边疆。是边疆史的简版。而关于何为中国,那么就是指秦汉所限定下的中国。真正方便的是,他给了很多留白,要不怎么叫学术着作呢。最后对天下秩序的批判就是说:丫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看,瞎bb什么呢!
前面三章现在看来实在觉得意义不大,就几个问题出了几本书翻过来调过去的说。反而是第五章的讨论更值得一读。讨论汉化和殖民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葛氏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甚准确。而我个人认为清对于边疆的策略就是一种类似内地延长主义的殖民行为,葛氏也有提到这个说法,但他没有给出有关这个问题的明确回答。不论内地延长主义是不是在后殖民语境下,分析台湾史和日本殖民地帝国发展的词彙,这个概念为描述类似殖民策略提供了一个分析模式,是值得参照的。 骂汪晖骂得也很好
太好的一本书,回答了很多我的疑惑。对于「中国」的边疆及其周边问题做了很多梳理,从边疆国家如何纳入「中国」到一些国家如何脱离,说明「中国」疆域是变迁的,反对从现代国家回溯历史。第五章尤其精彩,评述了是否「汉化」「殖民」「帝国」这三个学术。附录区分「天下」与「天下主义」,并认为后者是一种「想像」。
赞同与感佩葛先生的观点与学术贡献:“历史中国的内与外在移动和变化,不能用现代国家的概念去理解古代帝国的历史,也不能用现代中国的领土来理解古代中国的疆域”,回想起曾经面对相似的问题时,竟想破脑袋也只得一句“自古以来”,实在是汗颜了。 当我们一再强调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概念时,真要分析起这个我们自认为很熟稔的国家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感谢有葛先生在内的许多学者与这本小书在内的许多着作仍在不懈努力。
作者 Author
葛兆光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教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及中国的思想、文化与宗教史。着有《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中国思想史》(两卷本)、《宅兹中国》、《想像异域》、《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等。
有需要联系v;lyjlyj13141314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37081.html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3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