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阿姆河之乡》 – 罗伯特•拜伦(Robert Byron)The Road to Oxiana (前往阿姆河之乡pdf) (前往阿姆河之乡豆瓣)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垂直专业教程
- 《前往阿姆河之乡》
- The Road to Oxiana
简介 Intro
《前往阿姆河之乡》<The Road to Oxiana>—— 罗伯特•拜伦(Robert Byron)
英国旅行作家罗伯特‧拜伦在1933年展开了一场奇特的中东之旅。他从威尼斯出发,在塞浦路斯与友伴克里斯多夫会合,接着行经贝鲁特、耶路撒冷、巴格达和德黑兰,最后抵达奥克西安纳──阿姆河之乡,也就是形成阿富汗和俄罗斯部分边界的阿姆河的发源地。通过追寻波斯和阿富汗伊斯兰教建筑起源的过程,拜伦激发了无数旅行者和作家的灵感。本书不仅是提供娱乐的游记,还是对中东地区建筑珍宝的可贵记录。
所有旅行文学中最好、最博雅、最具娱乐性的一部书。——简•莫里斯
任何广泛阅读过20世纪30年代旅行文学作品的人都认同,罗伯特‧拜伦的《前往阿姆河之乡》无疑是当中杰作。——布鲁斯•查特文
“文明鉴赏家”罗伯特•拜伦追寻波斯和阿富汗古建筑起源
一场奇特而深刻的中东之旅
一部激发无数旅行者和作家灵感的珍贵作品
金莱克式的幽默笔调,略带尖酸的刻薄评论,细腻委婉的洞察力,对异土文化的热情,一度风靡英国读书界
关键词:前往阿姆河之乡;
截图预览 Screenshot Preview
读者评论 Readers\’ Comments
一部旅行文学杰作,何止精彩绝伦!典型的英式幽默和刻薄评价,精准细腻的观察力、对伊斯兰建筑美学的热爱,最重要的,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描述能力。仅仅通过他的描写,波斯波利斯的古老石刻、赫拉特的清真寺和荒野里不知哪朝哪代的墓冢,就能呈现在读者眼前,甚至恍若置身其中。老实说这本书一开始并不好读,好几次读到亚洲部分就进行不下去,这次刚好读完几本关于波斯和阿富汗历史相关的书籍,一口气读完,有趣又唏嘘。特别是将近90年过去了,作者当年唾骂的巴列维王朝已被伊斯兰革命赶出伊朗近半个世纪、二战后建立的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中亚的突厥斯坦国相继独立,大英帝国离开亚洲,印巴分治,而阿富汗在纳迪尔沙之后又有多位统治者被推翻、驱逐、暗杀,国家更是经历几十年的战争⋯想像如果作者能见证这一切⋯
游记并不能把握这本书的内容,倒不如说作者是在以游记的叙事手法展示自己对建筑、对历史包括政治的一些看法。虽然建筑部分大多都是一目十行,拜伦的热情依然在字句行间流动跳跃。还有,克里斯朵夫也挺有趣的。
就算分不清字里行间偶尔流露出的自负到底是真性情还是玩世不恭的冷幽默,还是彻底被作者灵动的文字和刻薄的幽默所圈粉。而且很庆幸没能更早读到此书,否则以前看完的许多其他游记,估计翻上几页就会觉得味同嚼蜡而无心继续了。
拜伦太牛了!这也许就是所谓天才,懂得东西太多了,让我想起了帕斯写的关于印度的游记!虽然是八十多年前的游记,但是对于人文风景的描述,实在细腻!可惜英年早逝!
一部精彩绝伦的杰作。 作者才华、学识兼具,极富幽默感和冒险精神,然而天不假年,令人扼腕叹息。书中对古建筑的考察与描述让人大开眼界,可贵的是,作者并非不闻世事的学究,伊朗、阿富汗以及在本书中并未进入的苏俄等国的历史、政治与社会现实虽然不是作者记述的重点,仍有令人信服的反映和精彩的评论。作者生动简练、幽默犀利的文笔,显然得益于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无论是记述建筑、风景、事件、人物,无不游刃有余、自然流畅,读这样的文字,无疑是一种享受。 作者在本次旅行中最终未能一睹阿姆河真容,相信许多读者都和作者一样,感到深深的遗憾吧?
作者 Author
罗伯特•拜伦(Robert Byron)
英国旅行家、作家、艺术史家,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梅顿学院。他曾远行到中国,并游遍邻近英国的大部分国家。二十二岁时,他根据走访希腊阿索斯山的经历,完成《车站》一书。随后他发表两部鉴赏拜占庭艺术的着作:《拜占庭的成就》和《西方绘画的诞生》。游历俄罗斯与阿富汗的旅行经历,激发了他写作《前往阿姆河之乡》的灵感,此书为他赢得1937年的《周日泰晤士报》文学奖。二战期间,他奉派前往马什哈德担任观察员,船只行驶到苏格兰北方时,惨遭鱼雷炸沉。他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有需要联系v;hx-hx3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09113.html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yixuekecheng/10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