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火星卡什么意思,火星卡木星卡等是什么用的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火星卡木星卡等是什么用的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火星卡木星卡等是什么用的
广州市第六中学子在北京天文馆门前合影(从左到右分别为高二4班丁昊橦、高二6班周光俞、高二8班许翊芃)
广州市第六中学子许翊芃在阐述提名过程和提名理由。南都讯 中国天文学家发现的首颗太阳系外行星及其母恒星获得了极富神话色彩的名字:望舒和羲和,分别寓意月神和太阳女神。而给它们取名的正是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学子。六中学子的命名提案从67份有效命名提案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国际天文联合会采用。广州六中天文社成为全国首个nǎi至全世界首批命名系外行星和恒星的中学生天文团体,并获得了由国际天文联合会授予的“优秀提名奖”。12月23日,六中天文社社长许翊芃同学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
由 IAU统一分配,中国内地获得的唯一一个命名机会
2019年是国际tiān文学联合会(简称IAU)成立100周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2019年举办了全球性的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活动,本次命名活动是由 IAU统一分配,中国内地获得的唯一一个命名机会。命名活动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至9月下旬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天文爱好者团体、专业天文学家及资深天文爱好者个人的共67份有效命名提案。经过专家终选评审和数万名公众参与的网络投票,于11月上旬选出一个提名和两个备选提名并上报给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核准。
其中系外行星HD173416b是国家天文台团队利用我国2.16米望远镜及日本冈山天文台1.88米望远镜,使用视向速度方法发现的第一颗太阳系wài行星,该研究成果入选了2008年度中国十大天文进展。
广州六中天文社的提案“羲和”、“望舒”在经过层层筛选之后,最终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所采用,“羲和”和“望舒”分别作为了恒星 HD173416 和围绕其旋转的类木系外行星HD173416b的名称。
“羲和”是太阳女神 “望舒”为月驾车
12月21日,六中天文社受到邀请前往北京天文馆参加IAU100 “太阳系外行星世界命名”中国(内地)活动命名结果媒体说明会。天文社共派出社长(高二8班 许翊芃)、副社长(高二4班 丁昊橦、高二6班 周光俞)共三人前往北京参加仪式。许翊芃同学发表演讲,阐述提名过程和提名理由,并对广州六中以及天文社进行介绍。
许yì芃表示,羲和是中国上古神话中de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在后来的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以“羲和”命名恒星HD 173416与其“太阳女神”的身份相对应,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中,羲和又作为日月之母——太阳与月亮都是她的后代。望舒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的女神,以“望舒”命名行星HD173416b与其“为月驾车之神”的身份相对应。
这两位神话人物都彰显了奋发向上、探索宇宙、不懈进取的伟大探索精神。并且“羲和”和“望舒”两位传说人物的身份关系又与恒星与行星之间的关系相照应。“望舒”和“羲和”作为系外行星和恒星的名称在表达美好寓意的同时,也传承并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许翊芃:未来想从事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研究
为恒星取名,融合了许翊芃和同学们的天文、人文等多学科知shí。23日,许翊芃同学在六中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知道提案最终被采用当然感觉很兴奋,但即使不被采用,也感觉收获很多。”许翊芃称,在这个命名活动中,他和指导老师黄凤金、曾晓以及其他同学的讨论和查阅文献中,不仅对天文学有进一步认识,还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时我们也提出了好几个想法,并逐一进行了斟酌,在给系外行星的命名时,除了‘望舒’外,还提到‘常羲’,意思就是太阳女神的孩子”,许翊芃解释道,最后考虑到“常羲”和“羲和”在读音上的辨识度,要翻译成英文的话,辨识度是不够高的,因此舍弃“常羲”,取“望舒”。
许翊芃自称,除了自然科学外,从小也对人文学科,rú历史等有一定兴趣,也阅读过古代小说和古代诗歌。初中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也整理出一些成果展示,在这过程中已对包括羲和,望舒等在内的古代传说人物有所了解。
“感觉自己还是挺有求知欲和好奇心,也爱探索。从小父母也有培养我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兴趣,鼓励我多方开拓视野。”许翊芃坦承,小学时也跟其他孩子一样,喜欢看动画片,在父母的引导下,开始看科教频道和纪录片,“要说我天文学学习的启蒙,应该从看《太阳系的奇迹》开始。”快人快语的许翊芃细数从小学起就涉猎的科普读物,如《宇宙之谜》、《十万个为什么》、《通俗天文学》等。
在接触自然科学的过程中,许翊芃开始逐渐倾向于天文学。初中就读于六中珠江中学的他,便开始跟随高中部的学长进行过观测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开展天文竞赛的培训。初中时,他有一个目标,就是长大后从事天文学、航空航天研究,飞行器的设计等;高一加入六中天文社,便开始想从事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在大学时报考相关的专业。
据悉,广州六中天文社在黄凤金、曾晓等地理老师的推动下,于2007年9月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余载光阴。广州六中天文社多次开展校内外天文观测、路边天文科普活动、邀请大学教授进校园举办天文科普知识讲座及到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天体物理学院参观学习,并参与部分天文课题的研究工作。bìng积极参加省、市及全国的天文知识竞赛。天文社活动丰富,多次组织学生前往韶关樱花峪、从化溪源山庄等地进行流星雨、木星合月、日偏食等特殊天象的观测及摄影;在校内对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等行星以及太阳黑子进行观测。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肖刚 图片由学校供图宇宙上关于那些金星,木星,火星之类的星球有什么用。
对于地球来说,金星、木星、火星等周边行星有以下作用:1、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等恒星-行星系统的形成、演化规律及相互作用;2、分散地外天体和流星体对地球的威胁;3、在未来条件达到时,可从周边行星上获得地球文明所需的资源;4、在必要时,有可能成为地球人类的避难地。 我自己想的,不一定对,也不一定全,供你参考。
金星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叫什么?
水(水星)晶(金星)球(地球),火(火星)木(木星)土(土星),天(天wáng星)海(海王星)冥(冥王星-已降级为矮行星)"这是老师编的顺口溜,然后还让我们记住两个小行星带,一个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为的是防止火星之火燃烧木星之木,另一个小xíng星带(后来改为'柯伊伯带')在冥王星外围。
这些知识来自于初中地理老师编的顺口溜用于强行灌输,我相信大多数人基本上也就只了解了这么多,因为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
随着看科幻电影的增多,也喜欢上了天文,也随着天文知识的增长,发现科幻电影的科幻大多都是假的(《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还是很硬核的)。比如《流浪地球》是无法毫无损伤的到达木星的,作者忽略了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当然,除掉这些不合理的元素外,电影还是很不错的)。
当科幻电影无法满足我的求知欲的时候,我便开始自行的了解了很多天文方面的知识。
当后来中国航天领域逐渐赶上世界发展并达到世界前茅的时候。相信更加的激发了很多人对天文及航天的爱好。而电视里所科普的东西都是以前了解过的东西的时候,反倒觉得没什么可激动的,无非是把理论上的东西变成了现实(当然中国航天发展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进入正文-------
最近偶然看到了以前忽略过的细节,那就是八大行星和太阳的距离关系。
会发现以下的现象
也就是说,天体排列是有规律的。也有个专门的公式:
当然这里会说,为什么天王星却不等于木星+小行星带呢?
其实jī于这种推断,我也没有找到具体的答案,只能给出自己的推断:
可能是木星的质量太大,导致原本轨道离的太阳距离更近;可能是天王星曾经被其他天体砸到(太阳系唯一躺着的天体,只yǒu一面朝向太阳),导致质量减少往原来的轨道外跑;可参考电子和原子的关系,电子越靠外,说明中心能量越大。也因为如此,小行星带靠近太阳部分的是岩石组成的,外围的小行星带是由冰组成的。
换个思路想一下,为什么木星和火星之间会有小行星带而不是一个行星呢?
很有可能因为木星质量增加靠近了小行星带,带走了一部分应该是该地区的岩石碎片,导致了质量不足没能聚集成为一个行星。
恰巧又因为木星质量增加轨道靠近该地区,从而把小行星带的范围压缩,从而加速了小行星带之间的相互碰撞。
其实小行星带中有一颗矮行星——谷神星(直径约为月球直径的三分之一)。
他就是由小行星之间的碰撞而变成了矮行星,接着会跟其他小行星不断的碰撞而增加自身重量,最终扫光小行星带的所有小行星而形成一颗行星。但是最终的质量肯定会比火星要小很多。
--------拓展--------
其实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木星,其实木星的构成和太阳的构成是一样的,之所以不像太阳那样发光发热完全是因为自身质量不足导致的。
而在宇宙中,大部分天体都属于双恒星系统或三恒星xì统,所以从木星的构成来看,虽然太阳系是单恒星系统,但实际上也有着双恒星系统的底子。
双星系统或多星系统是难以衍生生命的,所以这就是庞大的宇宙中很难发现地外生命的迹象了。
其实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都是有环的。只是土星环更明显而已。
以上就是关于火星卡什么意思,火星卡木星卡等是什么用的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火星卡木星卡等是什么用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z/6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