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月亮的历史记载,月亮历史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月亮的历史的问题,今天刺梨占星网(nayona.cn)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月亮的历史
月亮的历史
新朋友点上方蓝字“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快速关注
《星际迷航3》最近在中国上映啦,相xìn不少星际粉已经迫不及待的跑到影院欣赏到了这部科幻大片。剧中帅气爆棚的男主带领着队员一起到银河系的深处寻找外星生命。他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了异星上居住着种zú,并遭遇了一系列的追杀。整个故事饱满富有激情,让人大饱眼福。事实上,星际迷航的第一步作品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搬上了大荧幕。长达40年的故事也侧面反映出rén类对宇宙探索强烈的好奇心。而事实上,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上世纪开始就从未停歇过。随着卫星,载人飞船,射电望远镜等等一系列工具的发明创造,宇宙已经不再遥不可及,覆盖的神秘面纱也被一层层的揭开。认识和了解作为茫茫星系中与我们最近的邻居——月球,是我们探索宇宙的第一步。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表面上。
人类的探月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式展开。1969年,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他也是第一个在dì球外的星体上留下脚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自此,世界发达国家和航天大国都先后开展了多种类型的深空探测活动。
2003年9月27日,欧洲成功发射了它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Smart-1”,标志着欧洲探月活动正式开始。它于2004年11月15日顺利进入绕月轨道。Smart-1是世界首个联合使用太阳能电推进系统和月球引力的空间探测器,取得了大量成果,包括在月球北极发现了一个可以建立人类定居点的地方。2006年9月3日,处于寿命末期的Smart-1号成功击中月球表面预定位置,此举轰动了全球,也宣告探月任务成功结束。撞击月球后激起了大量的尘埃,观测这些尘埃有助于科学家对月球表面的化学成分、月球的起源和演化等进行深入研究。
“Smart-1”探测月球表面的示意图
2006年12月4日,美国宇航局对外公布“重返月球”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并以此为跳板,为人类登陆火星甚至探索更遥远的太空做准备。该计划将使用名叫“猎户座”的新型登月飞船。它采用类似“阿波罗”的舱段构型,但体积是“阿波罗”可居住空间的2.5倍,能重复使用10次,可供多达6名乘员进行安全的飞行,安全性是航天飞机的10倍。美国拟在2020年用它首次将4名航天员送上月球,他们将停留约7天时间开展月球基地建设。美国将在2024年基本建成月球基地,最终的月球永久基地将可以保障每批航天员在月球上定居180天。目前NASA在月球上建设前哨基地的蓝图正在显露雏形,前哨基地被设定为开展科学研究,并试验对火星和其它目的地可能开展的探测活动的一个场所。
NASA公布的关于月球北极地区的图像
日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在技术、研究活动统筹方面出现的问题,日本的探月计划始终磕磕绊绊,未能顺利实施。2007年9月14日,“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终于发射成功。2008年4月6日首次成功拍摄到了“满地球”高清晰度图像,当地球,月亮,太阳和月亮女神探测器在同一直线上时才可能拍摄到,一年中只有两次拍摄机会,所以这次拍摄到的“满地球”很珍贵,也是人类首次用高清晰度摄像机拍摄到“满地球”图像。除此之外,在它运行期间的一系列探测成果将有助于澄清月球的起源和进化。
在取得该成果的基础上,日本公布了2025年的探月计划。从2015年到2025年,将完成月球资源利用技术的技术积累,作为登月jì划的一部分,日本打算启用拟人化机器人开发月球基地。据透露,经过改装后的“升级版拟人化机器人”可以代替宇航员在月球上特殊的环境下工作。2025年,日本将着手建立以月球表面为据点的月球空间活动zhàn,月球基地将允许2-3名宇航员每次停留半年,从而达到能够很好地开发并利用月球上的资源。
“月亮女神”于2007年11月7日拍摄的“满地球”从月球南极附近缓慢下落的景象
从1976年至今,俄罗斯这个昔日的探月大国没有进行过任何月球探测,一系列计划也是一变再变。2007年8月31日,俄罗斯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宣布,将分3个阶段进行载人登月,即:发射载人登月飞船,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对月球表面展开工业性开发。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前让航天员登月,2027年至2032年间在月球建立yǒng久性基地,2035年后开始载人火星之旅。
中国作为各方面正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大国,探月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绕”指的是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其主要目标是实现绕月飞行,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第二阶段“落”包括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其中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个实现了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其搭载的“玉兔号”一直工作到2016年7月31日,超期服役两年,拍出迄今最清晰月球照片,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月球,也给全世界科学家研究月球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玉兔号
2014年11月1日,探月工程三期拉开序幕。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5T)绕月飞行后成功返回地球,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后,第三个成功收回绕月飞行器的国家。全国人大代表、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透露,目前探月工程三期的“地面”工作都已完成,进入正品生产阶段,今年要完成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嫦娥五号总装测试和测控网建成三大主要任务。嫦娥五号将实现在月球表面采集土壤或岩石样本并返回地球。2018年嫦娥sì号将飞向人类未知的“神秘地带”——月球背面。除了不断探索月球并在月球表面停留,中国将实施更长时间的载人任务,并有可能建立一个研究基地。
随着各国探月计划的顺利开展,各方面技术的不断成熟,相信未来某一天,星际旅行将不再是宇航员的专利。探月时代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月球起源之谜,月亮到底是怎么诞生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球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热点。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尽管,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案,但科学家对于月球的起源提出了3个理论:俘获说,同源说,分裂撞击说。所谓的月球被捕获说,指的是地球引力从天空中将过往的月球一把抓了过来,使月球从行星变成了地球的卫星。事情的经过大约是这样的:在宇宙产生的过程中,一小块宇宙尘埃团最后聚成了一颗小小的星球,它的名字叫月球。当然月球的老家是说不清楚的,也许在太阳系,也许在银河系,也许在宇宙深处的某一个地方。 月球一经形成,它就是一颗自由自在的星球,在茫茫的宇宙中沿着一条我们不知道的轨道,穿行于无数星系之间。有那么一年,月球来到了太阳系,可在穿越太阳系时,发生了很大的麻烦。它感觉到不知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猛地将它拽了一把,月球身子猛地一抖,但就在这一抖之间,月球de轨道发生了变化。这一变不要紧,跟着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此时,月球才发现,原来拽了它一把的力量来自一颗蓝蓝的星球,正好月球也想好好看一看这颗蓝色星球的风采,于是它就留了下来,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月亮。 这个假说很浪漫,难怪不少天体物lǐ学家认为:地球捕获月球作为自己的卫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完全无此可能。地球有能力将月球一把抓过来吗?好像不太可能。大家知道,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27%,竟然有3476千米。以地球的质量和相应的引力,要在38.44万千米以外抓住这么大个头的月球,似乎是毫无可能的。我们看一看宇宙中其他星球和卫星之比就明白了。比如说,木星直径14.28万千米,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千米,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径12万千米,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4500qiān米,是土星的3.75%。其他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母星的5%,但是月球却达到27%,这表明月球不是一般的天体。显然,月球的块头太大le,如果考虑到当时月球穿行太阳与地球之jiān的速度,那么,地球要想在宇宙中抓住这么大的卫星,显然有一些力不从心。 月球起源的同源说坚信月球与地球是姐妹或兄弟关系,月球与地球在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同时"出生",或者说在星云的同一区域同时形成了地球和月球。 地月同源说产生的依据是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宇宙物质扩散中,最早形成了太阳系宇宙尘埃团,这个团状的物体围绕一个中心高速旋转,中心周围的物质逐渐凝聚成了太阳,四周旋转的物质,渐渐形成了行星和卫星。地球和月球就是这样形成的。以上就是地月同源说的主要观点,意即地球和月球都是一个宇宙尘埃中诞生出来的。地球分裂说与同源说有许多相同之处,该假说认为:地球形成的初期,十分不稳定,曾经发生过反复的分裂,一次巨大的超级核爆炸,把地球上的一些物质给抛了出去,于是形成了月球。据说,现在太平洋的面积与月球的面积差不多,故而有人认为,地球在挤出一部分物质后,形成了太平洋。主张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还把环太平洋火山带作为证据。 这种假说可以说是太壮观了,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环太平洋火山带突然一起爆发,从地心喷涌而出的巨大力量将3000多平方千米的一块陆地举起,猛地抛向无垠的宇宙。壮观是壮观,但大家不禁要问:能将自己1/4的体积炸飞到38.44万千米高空的力量究竟有duō大?在这次爆炸中,地球没有散架真是奇迹。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两种假设,必须找到一条有力的证据,那就是月球与地球的年龄要相等,而且月球的物质构成,也必须与地球的物质构成一致。找不到这两条证据,两种假设就不能成立。 首先,是guān于月球的年龄问题。 太阳的年龄现在有一种趋同的看法,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应该在50亿年左右,因为太阳系宇宙尘埃团首先形成的就是太阳。地球的年龄不能最后确定,但据科学家的推测,它应低于50亿年,许多科学家主张,它应该在46亿年左右。目前,地球发现的最古老岩石是35亿,它发现于东非的大裂谷地区。 第一个降落在月亮静海地区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迈着轻飘飘的步伐在月面行走,当他弯腰从月面随便捡起一块岩石的时候,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块岩石竟在36亿年以上。在以后的数次登月中,宇航yuán从月球表面带回的岩石年龄不相等,有43亿年的,也有45亿年以上的。“阿波罗”11号飞船带回来的月表土壤标本,据今已达46亿年。这正是太阳系刚刚形成之际的年龄。按理说,这样古老的岩石本来不应该出现在月球的表面。不可思议的是,月球月海的土壤,明显比它周围的岩石年龄要大得多,大约年长1亿多年。如果说现在探测鉴定年龄的方法有cuò误,那么,这种错误不论是对地球还是月球一样的,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差别。难道说美国宇航员只带回了一些极个别的标本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苏联的无人月球探测器也获得了与美国相同的结论。 惊奇还不止以上这些。我们将月表岩石用“钾一氩测定法”cè定后发现,有的月表岩石竟然达70亿年。在“阿波罗”12号飞船带回来的岩石中,有两块岩石的年龄高达200亿年,而这200亿年相当于地球年龄的4倍。科学家认为,这是我们宇宙中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所知宇宙的年龄其上限也不超过200亿年。那也就是说,月球不但比地球、太阳更古老,它几乎与宇宙同龄,这太不可思议了!即使以最保守的年代估计,月球也有50亿~60亿年的 历史 。这个年龄说明,月球根本不是太阳系里的东西,自然它也不会与地球同源了。 其次,是关于月球的物质构成的问题。根据“阿波罗”带回的月表面岩石分析,构成地球和月球的物质并不太一样,这与我们发现的“自相似”理论有出入。这种理论认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天、地、人,构成它们的元素在种类和数量上几乎是一样的,并符合黄金分割比值的0.618。按照这一理论及月球是从地球太平洋所在地区分裂出去的假设,月球应该是由与地球相似的物质构成的。然而,月球与地球的物质构成相去甚远,科学家在月表岩石中发现了6种地球上没有的矿物质。这些发现不但没有成全“地球一月球”母子的假说,而且还彻底否定了地球和月球是同期由一个宇宙尘埃团形成的同源假设。 当3种假说都被否定之后,那么只留下一个问题了:月亮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完美的解答。
人类认识月球的历史时间观察方式对月球的认识?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经历了如下阶段.
1、想象阶段:如中国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2、初识阶段:望远镜的发明使人类初步认识了月球的真实面目。
3、近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 1959年1月2rì发射的月球1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近月飞行,标志着人类可以通过探测器近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
4、零距离认识阶段:前苏联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2号第一次完成探测器硬着陆月球,标志着人类通过探测器可以零距离认识月球的开始。
5、实地认识阶段: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成为“阿波罗11号”指挥官,他与年轻的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1930-)和巴兹·艾德林(1930-)一起进行登月飞行抵达月球,并进行采集岩石和土壤样品等项活动,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进行实地勘察(不过,许多人一直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以上就是关于月亮的历史记载,月亮历史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月亮的历史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sm.nayona.cn/xz/1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