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大脑如何让我们脱颖而出》大卫·贝克斯特罗姆【文字版_PDF电子书_】
书名:想象力 作者:[瑞典]大卫·贝克斯特罗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译者:王梦达 出版日期:2024-1-10 页数:288 ISBN:9787521759495 |
0.0 豆瓣短评 |
点击喜欢 | 全网资源sm.nayona.cn |
内容简介:
与昆虫、飞鸟、乌龟或者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许多动物都拥有这样或那样的超人能力,为什么偏偏是人类从进化的长河中脱颖而出?瑞典于默奥大学的神经科医师和神经病学家大卫·贝克斯特罗姆认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差异在于人类是一个不受限于当下和现实的物种:我们能反思过去、前瞻未来,吸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并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规划和准备;我们善于站在他者的视角思考,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周围的世界;我们还精于“脑补”,无论是填补缺位的感知信息,还是将自己置身于未曾经历的境地。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赋予了我们强大的想象力。
在本书中,基于神经科学、医学、心理学、考古学、语言学、美学、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发现,贝克斯特罗姆从进化的角度审视了其他哺乳动物、非人灵长类、远古人类以及现代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展示了强大的想象力是如何推动人类的文化、技术甚至思维方式迅速发展,引发一场智人认知革命的。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未必会显山露水,不过一旦与之相关的脑区出现异常,无论是意外事故导致的损伤还是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病变,其惊人的影响力往往就会突显出来。通过一个个临床病例,作者以类似《错把妻子当帽子》《脑中魅影》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想象力的强大力量:夏尔-博内综合征病人产生的漫天飞雪、精灵游行的视幻觉;卡普格拉综合征患者认为家人是“冒牌货”的偏执妄想;大脑颞叶梭状回面孔区异常引发的面孔失认症甚至使患者连家人也认不出来;在皮质性色盲人士的眼中和脑海中,西红柿永远是黑乎乎的……
数千年来,想象力一直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文学、艺术和哲学命题当中。正如作者在书中论述的那样,亚里士多德、勒内·笛卡儿、大卫·休谟、让-保罗·萨特,一代又一代思想家对其有各自的理解和解读。有人认为它完全源自感知和体验;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形式,完全与感知无关;另有人认为它是感知和抽象的桥梁与支点。然而他们或许都会认同的一点是,与其说我们是智人,不如说我们是幻人——精于想象和幻想的人。
作者简介:
大卫·贝克斯特罗姆(David Bäckström)
瑞典于默奥大学临床科学系神经病学家,该校附属医院神经科医师,专攻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JAMA Neurology)等业内高水平期刊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除了于默奥大学外,他的研究还获耶鲁大学等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资助。
王梦达
瑞典语资深译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瑞典语言文学学士,欧洲语言文学硕士),译有《物种复活》等瑞典语科普图书。
目 录:
我们眼前的谜团 V
第一部分 进化的大脑
第1章 盛夏的雪花:从脑损伤开始的探寻 3
第2章 从昆虫到智人:演化中的神经系统 21
第3章 我们的大脑:1千克的小宇宙 43
第二部分 情绪的大脑
第4章 社交脑、情感脑、青春脑:神奇的镜像神经元和边缘系统 63
第5章 “暗黑”的大脑:孤独症、反社会型人格和精神病态 83
第三部分 想象的大脑
第6章 用想象建构世界:我们都是图像思维者 107
第7章 大脑,永不“关机”:静息态网络和先天思维 139
第8章 需要未来的生物:人类的前瞻性思维 157
第9章 天才与疯子:精神疾病的利与弊 183
第四部分 思维的大脑
第10章 镜子里的你是谁: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崩塌 197
第11章 “温暖的色调”和“甜美的气味”:语言是一种思维的联觉 215
第12章 我们生活在一座“符号森林”:隐喻、数学与梦 241
结语 253
参考资料和评论 259
浏览器不支持脚本!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想象力:大脑如何让我们脱颖而出》是大卫·贝克斯特罗姆创作的一本科普百科书籍,探讨了想象力对个体成长和创新的重要性。本书通过详细的解读大脑运作机制,揭示了想象力在个体思维和创造力中的作用,为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详细阐述,带领读者深入了解想象力的奥秘。
1、想象力的定义及重要性
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将介绍想象力的概念及其在个体成长和创新中的重要性。大脑如何运用想象力创造新的思维模式,以及想象力对于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作用。
想象力是人类独特的认知能力,是发展创造力和创新力的关键因素。通过想象力,个体可以超越现实,创造出新的可能性,拓展认知边界。
想象力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上,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想象力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探索,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大脑的神秘运作机制
这部分将深入探讨大脑在运用想象力时的神秘工作机制。通过解读大脑的神经科学原理,揭示大脑如何在不同区域之间协同工作,实现想象力的发挥。
大脑的神秘运作机制是人类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想象力的本质和机理。
大脑在运用想象力时,会激活多个脑区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整合,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意。这种神秘的运作机制为人类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实践
本部分将对如何培养和实践创造性思维进行详细阐述。通过实际案例和方法论的介绍,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结合个体的天赋和环境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践,激发个体的潜能和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的实践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个体不断思考和实践,不断突破自身的认知边界,创造出新的可能性和机会。
4、想象力与社会发展
这部分将探讨想象力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对想象力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揭示了想象力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想象力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推动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通过想象力,人类开创了一个个新的时代,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想象力不仅是个体的重要认知能力,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激发和培养想象力,可以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总结:
通过对《想象力:大脑如何让我们脱颖而出》的详细阐述,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想象力在个体成长和创新中的重要性,还揭示了大脑的神秘运作机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实践,以及想象力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想象力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35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