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 着)【文字版_PDF电子书_推荐】
内容简介:
“吃饭十分钟,做饭一小时。”
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自己下厨实在费时费力。即便外出吃饭,也鲜有人在意盘子里的食物从何而来,出自何人之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细密的社会分工,使人们失去了对“吃”的好奇与探索欲。
而“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却在攻读博士期间领悟到做菜的乐趣,毅然从殿堂奔向厨房。她将厨艺专业看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将厨师当做“跨国的民族”,在厨房里找到了人类学的一片田野。厨艺学校里有血腥又迷人的“屠宰课”,还有后厨的“粗话训练班”;有地震也要抢救面种的“面包疯子”,也有配方秘籍从不离身的“点心师傅”……
“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真切而踏实。
厨房里的故事,烟火缭绕,千姿百态!
作者简介:
庄祖宜
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留学期间发展出做菜的第二专长,三十出头放弃博士学位转行入厨,先后进入麻州剑桥厨艺学校,历经香港星级餐厅实习,并以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记录学厨生活,移居上海期间更录制一系列烹饪教学视频,示范做菜技巧。烟熏火燎之余勤写作分享餐饮见闻,着有《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其实大家都想做菜》《简单·丰盛·美好》。婚后随外交官夫婿四海为家,先后旅居台北、纽约、西雅图、波士顿、香港、上海、华盛顿、雅加达,再到目前的成都。育有两子述海、述亚。随遇而安的性格孕育独特饮食见解,以饱览群书,吃遍四方,并认真思考一切与饮食有关的课题为人生志业。
目 录:
推荐序:一名台湾人类学家的香港厨房课
再版序:那颗蠢蠢欲动,想摆脱制式人生的初心
初版序:从学院到厨房
第一章:厨艺学校
01.第一堂课
02.派皮大有学问
03.干洗店里学烹饪
04.刀工训练
05.食鸡的文明
06.烈酒一定要喝完
07.屠宰课
08.饼干的意义
09.面包疯子
附菜谱:吉姆·拉赫的免揉面包
10.三星初体验
11.厨房里的派对
12.地道意大利
13.高贵的椭圆形
14.一碗清汤
15.厨房里流行什么?
16.名厨的教诲
17.中菜速成班
18.鸭子与小老鼠
19.毕业考
附菜谱:渐层菠菜糕(及烤大蒜)
20.小厨师戴高帽
第二章:餐厅实习
01.新手找工作
02.从基层做起
03.遇见Nobu
04.开工了!
05.完美的代价
06.我的五星级零嘴
07.白松露飨宴
08.前往马来西亚
09.豪气女大厨
10.进入热厨
11.粗话训练班
12.神鬼交锋
13.大厨的养成
14.心血换来的晚餐
15.Beo 有机厨房
16.“哈台帮”厨师
17.开餐厅不容易!
18.员工餐
19.点心师傅
20.好景不长
第三章:饮食杂文
01.凭感觉做菜
02.细火慢炖
附:Braising的基本步骤
03.酱料见真章
04.Zest
附菜谱:橙皮辣椒粉
05.Confit
附菜谱:油封鸭腿(及鸭油做法)
06.川味
附菜谱:家常红油·我家的担担面
07.Chili烹饪大赛
08.铸铁锅
附:铸铁锅保养
09.层次鲜明的越南小吃
附菜谱:凉拌牛肉河粉(两人份)
10.海上厨房游
11.婆婆的营养主义
12.爱莉丝的美味革命
13.厨房里的贝多芬
14.Fusion何去何从?
15.米其林标准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 着)【文字版_PDF电子书_下载】大小:32.2MB已经过安全软件检测无毒,请您放心下载。浏览器不支持脚本!购买本书:当当图书商城 | | 淘宝购书
有需要联系v;hx-hx4
摘要:《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一本生活百科类的电子书,作者庄祖宜通过对厨房的观察和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本书进行详细阐述。
1、厨房的文化符号
庄祖宜在《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中指出,厨房是一个充满文化符号的地方。通过对厨房布置、餐具、食材等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文化差异。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其背后的历史、地理和宗教等诸多因素。
此外,庄祖宜还通过对不同食物和烹饪方式的研究,解读了饮食文化的意义和象征。他认为,食物不仅是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物质,更是一种符号和身份的表达方式。比如,中国人对“团圆饭”有着深厚的情感,而西方国家的圣诞大餐则象征着家庭团聚和祝福。
厨房里的文化符号不仅存在于食物和餐具中,还体现在烹饪技艺、食材选择等方面。不同地方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的使用,反映了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民俗习惯等。庄祖宜的研究不仅让我们对厨房的文化符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启发我们重新思考食物和饮食文化的意义。
2、厨房与社会关系
厨房作为一个家庭中的重要空间,不仅承载着烹饪和进食的功能,更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庄祖宜通过对不同家庭的观察和访谈,发现厨房的布局和使用方式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
例如,一些家庭的厨房是封闭式的,只有家庭主妇或家庭主人可以进入,这种布局反映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而一些现代家庭的开放式厨房,则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和合作。庄祖宜认为,通过改变厨房的设计和使用方式,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此外,庄祖宜还研究了厨房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他发现,在一些社区中,邻里之间会在厨房中分享食材和烹饪技巧,从而加强社区的凝聚力。而在一些餐馆和厨艺课堂中,人们通过烹饪的方式建立起了新的社交网络。
3、厨房与身份认同
庄祖宜认为,厨房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身份认同的场所。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观察和访谈,他发现人们在厨房中展示自己的烹饪技能和食物偏好,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
比如,一些人在厨房中展示自己的烹饪技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专业能力或家庭地位。而一些人在厨房中追求健康饮食,以此来展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庄祖宜认为,通过对厨房和饮食习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交往。
4、厨房与文化变迁
庄祖宜的研究还揭示了厨房与文化变迁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厨房的功能和意义也在不断演变。
例如,随着快餐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就餐,厨房的功能变得相对较弱。而随着健康饮食和绿色生活的提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厨房,注重食材的选择和烹饪的方式。
庄祖宜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厨房和饮食文化的意义。通过对厨房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总结: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通过对厨房的观察和研究,揭示了厨房在人类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厨房的文化符号、厨房与社会关系、厨房与身份认同和厨房与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庄祖宜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饮食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本文由nayona.cn整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26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