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琪嘉
出版社:境好出版
出版日期:2023/01/05
语言:繁体中文
─────没有完美的童年,一样能拥抱美好的人生─────
伤口的背后一定都有一个等待被理解的原因
内在小孩6种需求X 6种情绪释放X 5种自我价值重建X3种整合
这是属于曾经受过伤的你我,应该好好面对自己的成长课,
让伤口成为座标,为自己启程,活出强大、自信、内在安稳的自己。
◆
〔其实没有不开心,但也没有快乐的理由〕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不管在童年,还是成年后,当内在小孩得不到关心、爱护与疗癒时,内在小孩就成了一个有创伤的小孩;他会让你的情绪容易失控;或在与人交际互动时常受挫,跟世界格格不入;在工作中不受重视,时常被欺负;在感情中作态,没有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更在人生重要抉择时刻,做出了「我不好」、「我不配」的决定。
〔用现在的自己安慰过去的自己,最有力量〕
小时候的我们,总期待着长大,期望成为自己喜欢的大人,但现在的我们,觉得开心吗?还是偶尔觉得难过,觉得很受伤;又或者在夜深人静时,觉得孤单,被世界遗弃了呢?试着回头跟童年的自己,那个躲在角落的内在小孩说:「你很棒,因为你才有现在的我!」
〔不要带着创伤过日子!检视伤口,学会包扎,等待癒合〕
心理学家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是治癒的引领者。」疗癒内在小孩是一趟向内疗癒的旅程,作者心理医师施琪嘉,在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崭新的观点,釐清「内在小孩」的概念外,开启更多生命的理解,从婴儿的出生,孩童的教养,以及成年后的社会适应,每个人都可以开始找寻自己的内在小孩,展开自我对话,重新理解与定义自己的人生。
◆
〔在心理医师引导下,认识、理解、疗癒我们的内在小孩〕
▋看见内在小孩的样貌──
[出生的创伤]生存恐惧的恐惧大于出生的喜悦
奥托・兰克(Otto Rank)提出「出生创伤」的概念:孩子从胎儿到婴儿出生,这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作者延伸解释:每个婴儿最初的感受未必是安全、幸福而充满期待的,而是充满惊恐的孩子,直至适应了世界,对于周遭环境产生信任,才会稳定,成为让人喜欢的婴儿。
[不害怕宠爱孩子]建立充满爱与安全感的上帝体验
正因为婴儿出生充满惊恐与害怕,作者反对挫折教育,要给孩子满满的爱,不要怕溺爱,满足孩子「上帝」般的体验,不要因为失衡的母亲环境,造成内在小孩的创伤。
▋理解内在小孩的六大心理需求──
[需要被爱]贪婪、嫉妒与占有欲
缺乏爱的内在小孩是一个非常贪婪的「恶魔」,可能对于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就是以嫉妒的、有攻击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形象出现。
[渴望陪伴]害怕分离的孤独感───
孩子需要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成长。熟悉的环境包括身边的人和事物,还有当地的文化。文化、环境也是一种陪伴。
[缺少赞美]求夸的自卑感───
不是父母亲做错了什么,而是我长得不够好,我做得不够好。这个孩子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自己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会处于一个特别自卑的状态。
[失去玩耍的能力]成年直男的紧张感───
直男的逻辑。他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很少考虑对方的意见,也很少征求对方的意见。既然是直男,那他就不用掩饰什么,也不用客气寒暄,他就直接开始表达了。
[欠缺被道歉]没有被理解的委屈感───
道歉意味着承认自己有弱点和缺点,承认自己做事不够完美,承认自己会犯错,承认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那样完美无缺,无所不能。
[同理心不足]缺乏人际的理解───
大脑中有一部分神经,会让人们因为看到别人做了某些事,自己也能体验做那些事情的感觉,并产生同样的神经反应。这种现象就是「同理心」。
▋接纳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的情绪压力──
[充满恐惧]动不动就焦虑的危机意识
早年有强烈恐惧感的人,内在有一个特别恐惧、感觉要死了的内在小孩,那么他长大以后做的很多事情的根本和基础都是要让自己活下来。
[羞耻感过多]总觉得自己很丢脸
这种有着充满羞耻感的内在小孩的孩子,如果得不到鼓励、得不到爱,当孩子觉得自己活着毫无意义的时候,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我不要活了」
[容易有被抛弃的焦虑]害怕型的依恋关系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小孩有被抛弃的感觉,他在现实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焦虑矛盾型的依恋关系。发展亲密关系时,他经常呈现出一种抛弃和被抛弃的关系。
[空虚感超标]缺乏生活体验
如果一个人什么癖好都没有,大致就可以推断这个人的内在是空洞的。一个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觉得周围的事物和人都是可有可无的,对任何事物和人都是不会用深情的。
[安全感的需求]高敏的感受力
这一类人就是我们所说的高敏感型的人,他对外面的声光气味等资讯的感觉精准度、处理速度、感受深度、感知範围,都远超乎一般人。
[容易情绪化]缺乏复杂情感的建立
缺乏复杂情感、情绪细分颗粒度粗的人,在简单的情绪之外,体会不到太多其他的情感,所以他们的理解和表达都是直来直往的,不大会顾忌别人的感受,而且也经常情绪失控。
▋重建自我价值治癒内在小孩的创伤──
[否定自己,自我价值低落]
一个觉得自己不行的孩子,往往就是在这种严苛、贬低、不夸奖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小时候,父母给孩子很多鼓励、支持和夸奖不叫溺爱,这就是孩子真实的需求。
[常常认为「我不配」,只能选择不好]
形成了「我不配」的内在小孩,就是由于小时候父母对他的态度,所以在遇到事情和选择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就会认为「我不配拥有最好的东西」。
[认为「我不好」,自动过滤掉称赞与夸奖]
「我不好」的孩子,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存在感特别低,他觉得自己体验不到生命,而自残自伤的意义就在于感到了痛、看到了血,就证明自己还活着。
[学会自我释放,不再压抑自己]
真正做到自我释放的人,会由于自己在人群中、在生活中特别舒适,所以变得特别真实。
[要自我认同,不再怀疑自己]
男性身上被压抑的女性气质、女性身上被压抑的男性气质开始突显出来,最后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得到了整合,这是心理的自我认同和社会的自我认同的统一。
▋内在小孩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影响──
[生育]母亲的内在小孩对于生育与教养都会产生创伤的代际传承。
[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内在会有剧烈的转变,要学习跟内在小孩和平相处。
[性别]男孩的内在小孩意象:哈姆雷特、孙悟空女孩的内在小孩意象:灰姑娘
[夫妻]夫妻关系中,反映父母亲如何对待小孩,好的父母就会有有好的关系的延续。
[老年]会产生拥有疾病、孤独感、对死亡产生恐惧、希望有尊严活着等的内在小孩。
[职场]同事会有父母或是手足关系的投射,内在小孩也会影响职场人际关系的互动。
▋自我整合开发潜能─用现在的自己安慰过去的自己,才最有力量
[自我觉知]全面了解自己、开启内在对话
[自我疗癒]看见内在小孩、告别负面感受
[有价值感]拥有良好自尊、确定人生意义
[自我接纳]全面认可自己、有能力爱自己
[潜能发展]开发未知优势、连结内在灵性
拥抱推荐
洪仲清 临床心理师
钟颖 谘商心理师.心理学作家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施琪嘉
具有医疗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大学教授。在医学院受过神经科学和神经内科的训练,担任神经科主任医师。后来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所以转向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担任精神科医生。曾获得德国对外学术交流基金,留学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及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
目录
Part One 看见:与我的内在小孩对话
第01堂 关于内在小孩的样貌
第02堂 理解内在小孩的意义
第03堂 辨别:「上帝」与「恶魔」的内在小孩
第04堂 分类:不同时期内在小孩的表现
Part Two 需求:每个内在小孩都需要被理解
第05堂 内在小孩是如何受伤的
第06堂 贪婪、嫉妒与占有欲─需要被爱
第07堂 害怕分离的孤独感─渴望陪伴
第08堂 求夸的自卑感─缺少赞美
第09堂 成年直男的紧张感─失去玩耍的能力
第10堂 没有被理解的委屈感─欠缺被道歉
第11堂 缺乏人际的理解─同理心不足
第三章 接纳:面对自己,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拥抱
第12堂 动不动就焦虑的危机意识─充满恐惧
第13堂 总觉得自己很丢脸─羞耻感过多
第14堂 害怕型的依恋关系─容易有被抛弃的焦虑
第15堂 缺乏生活体验─空虚感超标
第16堂 高敏的感受力─安全感的需求
第17堂 缺乏复杂情感的建立─容易情绪化
第四章 疗癒:停止否定自己,重建自我价值
第18堂 否定自己,自我价值低落
第19 堂 常常认为「我不配」,只能选择不好
第20堂 认为「我不好」,自动过滤掉称赞与夸奖
第21堂 学会自我释放,不再压抑自己
第22堂 要自我认同,不再怀疑自己
第五章 建立: 用新生的自我,面对人生
第23堂 内在小孩如何影响生育
第24堂 青春期的冲突:学习跟内在小孩和平相处
第25堂 女性和男性的内在小孩大不同
第26堂 夫妻关系中的内在小孩
第27堂 老年人内在小孩的需求
第28堂 职场关系中的内在小孩
第六章 整合:用现在的自己安慰过去的自己,才最有力量
第29堂 内在之光─寻回我的赤子之心
第30堂 如何开发自身未知的优势
第31堂 如何与更好的自己融为一体
序言
作者序
拥抱内在小孩, 就是拥抱最真实的自己
你好,我叫施琪嘉,是具有医疗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大学教授。我受过神经科学和神经内科的训练,做过神经科医生,也当过精神科医生。后来因为对心理学感兴趣,所以转向心理治疗和精神医学。
后来的十几年,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分析以及重度人格障碍的治疗。根据多年对人格障碍病人进行治疗的经验,我发现很多人的「消极自我」来自童年,我们称这种「消极自我」为「有创伤的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每个人内心中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个「孩子」的状态,这个内在的孩子不会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消失。他会永远像个孩子躲藏在我们内心的角落。
◎内在小孩的各种形象
如果你的运气够好,你的父母能善待你,那么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这个内在小孩就会健康快乐地活着。可是,如果你很不幸地生长在一个环境特别恶劣、得不到父母善待和珍惜的家庭里,那么你的内在小孩就会变成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
当你在工作、学习、生活时,这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随时都会跳出来,哭泣、恳求,干扰当下的你。可以说,一个人一生所受的种种困扰大都源自于幼年创伤留下的阴影—他总是带着一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生活着。
这个内在小孩会以各种形象出现,例如自卑的、哭泣的、无助的、无力的、绝望的,或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怀疑、缺乏安全感,对别人怀着厌恶和憎恨等等。
譬如,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但她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漂亮,这就是因为她的内在小孩总被父母否定而受了伤。她的父母从来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漂亮的,从来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有才能的,从来不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应该存在的、是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她,她的母亲受到婆婆的虐待;因为有了她,她的母亲无法和父亲离婚;所以,她的母亲十分讨厌她,当然也就对她没有好脸色。
这个女孩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值得享受幸福的孩子。在她长大后变得楚楚动人时,在她学业成绩很好时,在要去追求未来生活时,她的选择在外人看来总是特别配不上她。
有很多优秀的男性去追求她时,她都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们,并且会产生疑问:「他们怎么会看上我?他们怎么会说我漂亮?他们怎么会说我对人很好?他们怎么会说我很有才能?」她从来不相信自己,所以在人群中总是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且总是自我贬低。
她找的男朋友以及后来结婚的对象都不是什么好男人。也就是说,她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很苦、很惨,而且几乎是找虐。和她在一起的男人很快就能感觉到她需要被贬低,进而在相处中变成「渣男」。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会和她讨论内在这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一个不自信的、不漂亮的、不值得被人爱的内在小孩。
当然,这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要发展成一个自信的、健康的、阳光的、能够自我认同的内在小孩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这个有创伤的内在小孩一直躲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内在小孩的存在,甚至分不清哪些感受和意愿是自己的,哪些是来自这个内在小孩的。
重新理解《灰姑娘》
一个很典型的代表就是童话故事里的灰姑娘。《灰姑娘》这个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它讲述一个叫仙杜瑞拉的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继母。这个继母和她带来的两个女儿都对仙杜瑞拉很不好,把她当作佣人,让她在厨房里干活,还只给她穿破旧的衣服。日夜劳累和破旧的衣服掩盖了仙杜瑞拉的美丽,因此大家都叫她「灰姑娘」。
有一天,城里来了一位王子,要举行盛大的舞会。灰姑娘的继母带着她的两个亲生女儿去参加舞会,希望其中一个能被王子看中。她们不许灰姑娘参加舞会,而且还讥笑说她这种人只配待在家里做杂务。
后来,出现会魔法的小精灵将南瓜变成豪华马车,把灰姑娘装扮成美丽的公主,还送给她华丽的衣服和水晶鞋,让她穿着参加舞会。王子一眼就看上了她,一首接一首地邀请她跳舞。
但是小精灵的魔法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一到,靠魔法变幻的东西就会变回原形,她必须赶在那个时间之前回到家。舞会结束后,她不能接受王子的挽留而匆匆离开。在慌乱中她掉落了一只水晶鞋。
王子带着这只水晶鞋在全城里寻找她,看谁能穿上这只鞋。王子最终找到了灰姑娘。结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中,灰姑娘的内在小孩就是一个失去母亲的、被贬低的、缺少父爱的、灰头土脸的自我形象。水晶鞋代表着契机,让她从灰姑娘转变成深得王子欢心的优雅公主。
在用「内在小孩」理论解决个人困扰时,寻找「王子」和「施展魔法」的人固然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寻找一只「水晶鞋」,一只你穿上最合脚的「水晶鞋」。
有了这个契机、一个引爆点,你就可以变得更加自信。所以,我们要问王子在哪里?我们会施展魔法的小精灵在哪里?我们的水晶鞋在哪里?就心理治疗的角度而言,在探索且疗癒那些内在小孩有创伤的病人时,所需要的技术与治疗的过程,就是找寻这些问题解答的过程。
◎为自己启程:开始寻找内在小孩
如果你的生命所拥有的天赋、资源、精神能量、自信是一个宝库,那么你的内在小孩就是这个宝库的看门人。如果他闹脾气不肯放行,你就无法调度这些资源和能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本书中,我们要介绍如何发现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看见自己内在小孩的创伤,如何疗癒自己的内在小孩,如何让自己的内在小孩从一个深受创伤的内在小孩变成一个健康的内在小孩。
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踏上寻找自我、寻找自己内在小孩的旅程。在本书中,我会陪你一起找到你的内在小孩,让你以成年人的身分,走回童年,帮助有创伤的内在小孩,并把他变成健康的、快乐的内在小孩。
内容连载
●贪婪、嫉妒与占有欲
缺乏爱的内在小孩是一个非常贪婪的「恶魔」,可能对于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
◎贪婪与饑饿
譬如,一家大型企业的老闆已经五十五岁了,但是他的家人对他很不满意。部分原因是他做的饭菜很不好吃,有三个特色:黑、鹹、黏。
以前家里很穷,在煮饭时,就会做一些鹹的食物,把酱油和饭搅在一起,因为做法不讲究,饭菜又黑又鹹又会黏在一起,反正大家能够吃就好。
他倾诉说:「小时候,在我三岁时,我的妈妈就去世了,生活很艰苦。我爸爸很快就给我找了新妈,然后要我自己出去赚钱,那时真的是要出去讨饭才能活下来。」
这位老闆的孩子对他也有一个描述:「我爸爸虽然是企业的大老闆,在街上走路的时候,双手是不能空着的。他不拎公事包,但是他手上一定要握着东西,尤其是吃的东西。他喜欢吃肉,一只手要拿着肉,比如羊肉串,一只手要拿着汉堡。」这段话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饑饿的内在小孩的形象。他的一双手上要有食物,这是一种要占有的表现。
这跟爱有什么关系?妈妈跟孩子早期的关系,除了养育关系以外,更重要的是爱的关系。亲餵母乳,强调的不是乳,其实强调的是母亲。
因此,在心理学上,我们强调亲餵母乳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母亲的爱。「我可以吃到东西」、「我可以尝到乳汁,我可以吸到乳头」、「我口中要有东西」。如果口中没有东西,这个内在小孩缺的不仅是能吃的食物,更主要的是缺乏母亲的爱。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现象。一个男生热爱制作美食,最后变成了一位着名的厨师,看着别人吃他做的料理,或者夸他做得很好时,他心里会非常满足。有人会很奇怪,为什么一个男生能够把料理做得这么好?为什么他调的味道会这么好?那是因为在做料理时,他都会亲自品尝,这其实就跟爱的缺乏有关。曾经有一位母亲告诉我,她的女儿去美国学习金融经济,成绩非常好。可是,毕业后,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很快就辞职、消失了。她去了国外的一家米其林餐厅当学徒。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之后,她再次回到纽约,并请妈妈到一家餐厅吃饭。她妈妈终于知道女儿的厉害了。点菜之后,她仅仅通过品尝这些饭菜,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个菜里面加了什么东西,用了什么火候,有怎样的制作流程,为什么味道是这样的,这些味道来自什么佐料︙︙她把来龙去脉分析得清清楚楚。
可以把食物进入口中之前的所有过程细节了解得如此清楚的人,在婴儿时期等待母亲餵奶的过程中,她心里该是有多么恐惧和期待。果然,这位妈妈承认:「我在女儿早年时,夫妻关系不很好,所以我可能忽略了她。」缺乏爱的孩子有一个表现形式就是贪婪,她是个饑饿的孩子。
◎强烈的占有欲
我们还可以将饑饿这个意象延伸为一个人,他想去爱时,就特别贪婪,什么东西都想占有。按照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时处于口腔期。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头号需求就是吃东西,他对所有事物的感觉都是通过嘴巴来感受的。「口中有物,心里不慌」,就是口腔期的表现。
当嘴里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安慰奶嘴时,他就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是获得爱的。所以口中有物的这种感觉就象征性地演变成他缺乏爱时的占有欲,也就是「我要占有这些东西」;而这种占有欲望还会有多种表现。
一名四十多岁的女性说,她小时候缺乏父爱。缺乏爱不仅指缺乏母爱,缺乏父爱也一样是缺爱。她出去买东西,一次要买四条以上的裤子,而且一定要买。价格可以不是很高,但东西一定要多,她要能够抱回去。
她还有囤物癖,看到什么东西,都忍不住要把它带回去。譬如,在路上捡到一个塑胶袋或者盒子,只有带回家,她心里才舒服。她家里并不需要这些东西,她得偷偷把从外面捡回来的东西放在储藏室里,不能让老公看见。
这就是收藏癖、囤物癖的特征,就是要拼命地去占有,看到一个东西就一定要占有,如果不占有,心里就像猫抓一样不能安宁。
所以,贪婪不仅表现在吃上,还可能表现在对物质的占有上。
大家都知道,有些女性对包包的占有欲也比较强,有的包可以贵到十几万元,但即使没有那么多钱,她也想要买。其实,这很可能因为她在成长中心理上存在缺失,所以她要用包包这种特定的物质来弥补内心缺失的感觉。
得到这个具有心理补偿性的物品后,她可能会得到暂时的满足感,但过一段时间后,这种满足感就会消失,缺乏感又会回来,周而复始。
◎病理性嫉妒
缺爱的内在小孩的另一个典型表现就是病理性的嫉妒。他特别容易嫉妒,因为他所缺乏的爱不仅是母亲的缺位。母亲缺位的情况不仅限于小时候没有母亲照顾,也包括「情感的忽视」。
有一位学员告诉我,她已经五十多岁了。她的父母生了三个女儿。父母在病重去世前,就决定把财产都分给她们。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父亲说了一句话,又让她气了半天。他说:「你们要知道,我是因为没有儿子,才把财产分给妳们的,要是有儿子,这些东西跟妳们都没关系。」父母咽不下没有儿子的这口气,所以他们把东西分给孩子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虽然她岁数已经很大了,父母都已行将就木,可是她内心的内在小孩的病理性嫉妒依旧表现强烈。
第一,表现在对男性的敌意上。如果父母的爱都给了男生,那女生的表现就是对男性存有敌意,当然首当其冲的是她的兄弟。
第二,对有兄弟意象的人抱有敌意。譬如,她在工作中,总是呵斥年轻的男性下属,觉得他们「总是不好」。在与同事的关系中,她呈现出对他人的敌意,其实是对男性的敌意。
如果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嫉妒除了表现为对男性的敌意,也有可能表现为对任何人的嫉妒。因为嫉妒的表现就是:「我要是得不到,我也绝对不让你得到,我是绝对不让你好受的」,所以她会表现得特别具有攻击性。
你可以注意,在公司里有没有这样的同事:所有的事情他都出风头,他都要抢在前面,所有的好处他全部都要争先;但是别人得到好处时,他是不认可的,他一定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这种人就具有类似于病理性的嫉妒心理,见不得别人好。这样的人,往往也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缺乏爱的内在孩子,不是以一个特别贪婪的形象出现,就是以嫉妒的、有攻击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形象出现。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有什么东西能够让人变得比较温和,变得比较友好、友善,变得单纯而没有心机,那就是小时候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
【提问】 赌博成瘾也是缺爱的表现吗?
赌博是不是也是缺爱的表现?也是,也不是。成瘾行为有两种,一种叫依赖,另一种叫成瘾。依赖常常是心因性的,成瘾基本上就是物质性的。
有的人喜欢赌博,他这辈子就是一个烂赌徒。他的赌性是天生的,是他的大脑结构决定的,你没有办法改变他的大脑,他为了满足赌博的这种冲动,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这一类人缺不缺爱都会去赌博。
有些赌博的人是真的因为缺爱而产生赌博的行为。他会说,如果我依靠一人了,这个人可能无法让我信任,不能给我爱和安全感,那我一定要找一门技术,这门技术是我可以掌控的。赌博对他而言可能就是一门技术,因为在赌博的过程中, 他可以操纵,可以获得,当然也有可能失去。
在赌博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感受跟与人发展关系是一样的,但是他跟人发展不了关系。所以他将缺乏的关爱变成了对赌博的爱。但是他在与人的关系中,在与赌博的关系中也往往都是输家。有一部分赌博的确是因为家庭环境缺乏爱所致,但并不是全部。
●焦虑矛盾型的依恋关系──容易有被抛弃的焦虑
从内在小孩的角度来说,有被抛弃感的内在小孩并不少见,其中一个典型的群体就是留守儿童。父母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并不是不要孩子了,但是有的孩子就会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并因此形成了有强烈被抛弃感的内在小孩。
举个例子,有一个男孩,他的父母都到北部工作,孩子留守在家乡。在他五岁那年的春节,他的父母回家过年时带回来一个小妹妹。小妹妹两三岁,穿着很漂亮的衣服。男孩觉得父母在外面一定生活得很好。
男孩特别渴望爸妈能把自己也带走,但是爸妈并不打算带着他。到了爸妈又要离开家外出工作的时候,男孩跟在爸妈身后一路哭着喊着追到巷口,拉着爸妈的衣服,求他们带自己一起走。
他说他记得很清楚,这就是被抛弃的感觉,就是觉得自己不被需要,而且觉得自己被嫌弃。
◎内在充满被抛弃感的创伤表现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小孩有被抛弃的感觉,他在现实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逃避型的依恋关系。发展亲密关系时,他经常呈现出一种抛弃和被抛弃的关系。
如上文提到的那位男孩,他每段恋爱的时间都不长,可能两个月,也可能几週,最长的半年。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呢?」他说:「因为我害怕被抛弃,每当我跟别人发展出亲密关系时,就有一个声音说,这个人要抛弃我了。」
因为以前被父母亲抛弃的记忆太深,对他来说,一旦形成这种亲密关系就意味着可能再次被抛弃。所以他要先发制人,在对方抛弃自己前,先抛弃对方。还有些人特别会作态,好好的关系,他一定要找些千奇百怪的理由破坏掉。这其实是一种害怕型的依恋关系,害怕被抛弃。由于这种害怕,一个人就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依恋关系。每当关系变得亲密时,他就开始逃避。
◎维持安全距离的银行家
我再举一个国外的例子。有一个在银行工作的高接主管,患有严重的忧郁症,忧郁到要自杀,于是去寻求心理治疗。但是经过心理治疗,他的忧郁症却更加严重了。
他曾经结过一次婚,有两个孩子。后来他又找了个女友,他的女友觉得这个人也不错,但就是好像总跟他亲近不起来。她要约会,他就跑去工作。所以女友经常抱怨,建议他做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建议他最好和女朋友结婚,要有比较亲密的生活、享受生活。可是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他的问题加重了。
这位治疗师就把他推荐给另外一位经验特别丰富的治疗师。他去新治疗师那天是週五,按照常理来说,治疗师应该把他留住院。因为让他在家过週末会有自杀的风险,住院可以预防自杀,他就更加安全。
但是,这位经验很丰富的治疗师在了解情况后,就对他说:「你现在回家,週一去上班,週三再来找我。」这样做不是很危险吗?可是,週三过来时,他的情况好多了。
我们就问这位治疗师,你为什么冒这么大的风险这样做?治疗师分析了这名个案的情况,给出了解释:「这位病人小时候被父母抛弃,被别的家庭领养,领养的家庭又虐待他,对他有暴力虐待,甚至包括性虐待。他曾在三个领养家庭待过。也就是说,他不只一次遭遇了抛弃,生活环境不稳定,又接连遭遇暴力和虐待。从九岁多开始,他变成了街头混混,参加了帮派。十三岁后,他决定开始努力学习。此后,他顺利地进了国中、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开始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很强,三十岁时就当上了一家私人银行的执行长,管理一个八十人的团队。」
按照治疗师的理解,因为这名病人在幼年不断体验被抛弃的感觉,所以他不喜欢跟别人太亲近。因此,当他的女友和前一位治疗师建议他跟人亲近时,他就产生了强烈的即将被抛弃的恐惧感,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正是因为这种被抛弃感,他跟第一任妻子离了婚。现在,他的女友又希望和他亲近一些,结果越亲近他就越恐惧。
那么,当银行执行长是什么感觉呢?他经常自己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处理日常的事务,平时没事情就不会被打扰,又可以看到人,与人又不是特别近,而且还有距离,一般人也接近不了,这份工作非常适合他。所以,治疗师就觉得工作是他的资源。工作时的人际距离正是他需要的一种安全距离。
◎尊重与理解有被抛弃感的内在小孩
一个人如果在幼年被抛弃,就会产生对别人的敏感和不信任、对亲密关系的怀疑,这可能会影响他日后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太亲近会让他特别恐惧和不舒服,所以和这种人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期望与他有太亲近的关系。
有被抛弃感的内在小孩,常常有一种自己要抛弃别人和自己被别人抛弃的声音。当然,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要理解这一点:有的人并不喜欢人多,有的人喜欢独处,这有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但是也有可能是他的早年创伤所致。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一些特质。
当然,也不是所有幼年遭遇过抛弃的人都害怕亲近关系。事实上,也有些幼年遭遇过抛弃的人,反而总是特别渴望和别人亲近,这可能是被抛弃感的反向力使然。总之,如果一个人的心里住着一个有被抛弃感的内在小孩,他的内心会有一个无处不在的阴影。
有些孤儿在找结婚对象时,也想要找同是孤儿背景,也就是结婚的条件是对方也没有父母,两个人都是被抛弃的,他们对被抛弃有一种认同。他们还可能决定不要孩子,因为自己的幼年经历太痛苦,他们发誓不让自己的孩子重演这个悲剧,那么绝对能避免这个悲剧的办法就是不要孩子。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孤儿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也很幸福。但是,他们内心的「被抛弃情结」是一直都会存在的。
【提问】 小时候经常被调侃不是亲生的,总幻想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另外的地方, 这种感觉也是被抛弃感吗?怎么消除这种感觉呢?
一个小孩感觉到自己得到的陪伴不够、被爱不够的时候,他就会在内心寻找一个更理想的父母,这个叫作自恋的想像。这跟自大是一回事,只有这样想像他才有一对父母能够在他内心中照顾他,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孩子的特殊防卫,他必须有这种想像。
如果成年后还有这种想像,就属于一种精神病的症状了,我们称为「非血统妄想」,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怀疑自己是被父母捡来的、偷来的,自己另有亲生父母存在。这种非血统妄想,源自小时候被父母抛弃或父母陪伴不够等。这种人有的会去安置机构工作。因为那里可能有很多孤儿,他去照顾别人的孩子、去陪伴。还有一些对动物特别有爱,收养宠物,对照顾别人特别热心。所以这种人在社会上是很有正能量的。但是,有时候他们也做得比较过度,在照顾别人的同时也去控制别人。
修复被抛弃的感觉,虽然有昇华的途径,但是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去建立一些亲密关系。一个是建立恋爱关系,不过恋爱关系对他来说可能会一再重复,因为不是他抛弃别人,就是别人抛弃他;另一个就是做心理治疗,寻求专业的协助。
有需要联系v;hx-hx4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24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