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们仍受自主心灵内容的挟制,仿佛它们就是奥林帕斯山上的众神。它们今天的名字叫恐惧症、强迫性意念等等……诸神已变成了疾病;宙斯统治的不再是奥林帕斯山而是太阳神经丛。”──荣格
加拿大荣格心理分析师史蒂芬森透过“附身”这个概念,生动表达出荣格的中心思想。作者从十七世纪法国卢登镇的附身事件开始,追溯附身现象如何从原先含意丰富个人或社会问题演示,随着启蒙思潮及西方实证科学的演进转变成过度简化的精神医学病理描述,并因此失去阐述心灵内容、转化人心痛苦的功能。
书中不仅从人类学观点一探不同文化的附身仪式,更以电影及戏剧为例,呈现荣格的附身概念如何在心理治疗实务中拓出空间、使痛苦现身、最终达到整合。全书在宗教史、人类学、哲学及精神医学的对照间展开精采论述,不仅对分析心理学提出新见解,更向精神医学递出挑战书。
名人推荐
王浩威(精神科医师、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执行长)
文荣光(高雄文心诊所院长)
胡台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
陈俊霖(亚东纪念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台湾心理治疗学会常务理事)
蔡怡佳(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
蔡昌雄(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
──共同推荐(按姓氏笔画排序)
明明物理学上单一的肉体,却出现心灵层面上多元的身份。明明就是我,却让我觉得不是我。如果他不是我,如何进得我来?如果他就是我,为何我会对这个区块的心灵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而这股在内的他异性(otherness)造就了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学、人类学都极为好奇的领域。───亚东纪念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陈俊霖
无论是书写历史、叙说边缘的社会处境、或是作为内在痛苦的表达,附身作为种种冲突的彰显,都寻求着意义的理解,以及转化的途径。史蒂芬森指出荣格如何刻意以“模棱两可”的语言提出一种接近经验的、非约化式的理解途径,以保存附身现象难以被理性逻辑穷尽的丰富性。───辅仁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 蔡怡佳
在史蒂芬森博士令人信服及敬佩的主张中,我们得知荣格对附身现象的了解是他建立分析心理学的基础。透过当代人类学和心理学对附身问题所提出的新见,在未让这两种学问屈从对方的知识论或概念语言的情况下,史蒂芬森博士立论告诉我们:荣格的附身观念可被用来揭示及说明社会、病人和治疗师三者在治疗情境中的交会处──这交会处正是问题群聚之所在。───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名誉教授 爱德华‧席福林(Edward Schieffelin)
奎格‧史蒂芬森的耀眼见解照亮了一个原本昏暗不明、令人惊慌及寸步难行的地带,并在不同神学和教条主义尖锐冲突的此刻揭示了新的地平线,让我们可以更有成果地去思索意识和自我的复杂性。这本书内容丰富、说理清晰、极具敏锐度而富深思。───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及神话学家 玛琳娜‧华纳(Marina Warner,Birbeck,University of London)
史蒂芬森的这本书是为荣格的仰慕者和其批评者而写,也是为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而写,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分析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格瑞琴‧海尔(Gretchen Heyer)
作者介绍
奎格‧史蒂芬森 Craig E. Stephenson
1955年出生,加拿大籍荣格派心理分析师与治疗师。毕业于瑞士的苏黎世荣格学院、楚米孔(Zumikon)心理剧学院,以及英国艾赛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中心。自2001年开始执业,并于2006年开始从事心理剧的治疗方法。
另着有《被遗忘的爱神:神话、艺术、心理分析中的安特洛斯》(心灵工坊出版),以及《心理学与视觉艺术:荣格针对涅尔瓦《奥雷莉亚》的讲义笔记》(On Psychological and Visionary Art: Notes from C. G. Jung’s Lecture on Gérard de Nerval’s “Aurélia”, 2015)等作品。
译者简介
吴菲菲
国立台湾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布卢明屯校区英美文学博士班课程修毕,主修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理论。曾任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文学组专任教师,现居加拿大。译有《与狼同奔的女人》、《开放对话‧期待对话:尊重他者当下的他异性》、《缠足幽灵:从荣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寻》、《灵性之旅:追寻失落的灵魂》等书。
目录
│二版前言│
│推荐序一│ 从附身到启示:荣格与人类学、疗愈剧场交会的灵光◎蔡怡佳
│推荐序二│ 是我非我谁装谁?—附身戏码中的人我自他◎陈俊霖
│序 言│ 以自然展开的论述来探索荣格的附身概念
│第一章│ 卢登镇邪灵附身事件:
附身论述的历史足迹
邪灵附身与宗教战争
卢登镇民的对立
描述附身的语言
超自然或自然现象?
笛卡尔的恶魔
谁是获益者?
女性主义的观点:被妖魔化的女人/被除罪的女人
珍妮薇芙.巴席.勒格亨:从卢登到巴黎
佛洛伊德与荣格:以心理动力说为诠释观点
傅柯与德沙托:结构主义及拉冈学派的说法
他异性与无可简化言喻者
│第二章│ 附身人类学:他者研究
荣格的人类学选读
探讨内心经验的跨文化心理学
人类学对非西方情境之附身现象所做的报告
人类学的献礼:使学术研究贴近生命
可充实荣格附身概念的三个人类学意象
克拉克会议之后:恢复友好的可能性
│第三章│ “附身”一词进入精神医学:认知突破,抑或挪用兼并
“附身”一词进入DSM
批判DSM-IV 所述的解离式障碍症
附身、解离迷恍症、认知心理学及神经科学
荣格的情结理论:荣格及荣格派分析师对解离现象的看法
DSM-5 中的“附身形式身份解离障碍症”
│第四章│ 荣格模棱两可的用词
荣格的模棱两可
维柯在《新知识论》中对创造神话之语言的重视
如何藉维柯的语言观来诠释荣格
荣格的“附身”概念:具有补正功能的宗教用语,抑或模棱两可之词?
│第五章│ 荣格的附身概念及心理治疗作法
荣格的附身概念及荣格学派心理治疗作法
“欲望模仿”概念及奥郝林恩的“主客相与心理学”
莫瑞诺的三合一心理治疗法及自发性原则
附身、欲望及权力的问题
│第六章│ 茉桃.戈登的困境:卡萨维提思的《首演夜》与柴金的开放剧坊
│第七章│ 结语
感谢
图片录
参考书目
延伸阅读
有需要联系v;lyjlyj13141314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18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