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全网神秘学教程 > 身心灵魔法

别再说都是为我好:情绪能量╳爱的语言╳正念沟通,改变家庭能量动力,化解家人关係难题 (别再说为我好作文800) (别再说为我好了的说说)

如何自学 占星术 占星教程网盘 塔罗牌教程百度网盘

★「哈佛心能量」知名医师许瑞云╳「正念减压」台湾第一人陈德中,首度结合情绪心念与正念沟通,带领你重新启动卡住的家庭关系,以爱的语言化解家人相处难题。
★掌握3要素,维护家庭和谐:辨识情绪能量→了解爱之语→带着正念沟通。
★收录16个改善家庭关系的能量运动与正念实作练习。

「你说都是为我好,为什么我感受不到?」
这个在家人关系中常见的僵局,
或许只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彼此付出爱、接收爱的频道……

畅销作家/知名医师许瑞云与正念专家陈德中,
首度结合「情绪能量」与「正念沟通」,以情绪心念和爱的语言展开对话,
重新启动卡住的家庭关系,
让夫妻相处、亲子教养、婆媳问题等复杂难解的课题从此有解。

「我为你做这么多……」「你怎么这么不会想!」
终结「以爱之名」的关系暴力与亲情挟持,
走出争吵、冷战、心累、麻痺、无爱、讨爱、付出却收不到回报的关系僵局。
掌握家庭和谐3要素,让最难解的家庭关系,成为你最美好的生命礼物。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最亲密的家人,也往往伤害我们最深。知名医师许瑞云与正念专家陈德中发现,现代人的许多身心疾病,与自己卡住的情绪息息相关,而最容易让我们情绪卡关的,往往就是我们最在乎的家人。很多时候,只要家人关系改善,疾病也就跟着慢慢痊癒了。

当情绪卡在某个家人关系、爱的能量无法流动──
家庭和谐要素1:【辨识情绪能量类型】

你或家人是多愁善感的感受型人?还是在乎是非对错的视觉型人?
是只想尽快解决问题的逻辑型人?还是敏感又容易多想的听觉型人?
停止「你是错的!」「我才是对的!」无尽的指责与发难,
破除情绪引发的种种幻相,是解决关系难题的起点。

当你老是觉得给错爱、表错情──
家庭和谐要素2:【了解爱的语言】

打破「我都是为你好!」「我为你牺牲这么多,你都没看到!」的无限迴圈。
你或家人喜欢拥抱亲吻?还是收到惊喜礼物?
了解每个人喜欢,以及能够感受到爱的方式是什么,
从此不再「做到流汗却被嫌到流涎」。

当你跟家人相处时,总觉得人在心不在──
家庭和谐要素3:【带着正念沟通】

终结「说再多也没用」「我在说,你有没有在听?」的无效对话,
以正念觉察自己,不只人在,心也与对方同在,专注倾听有时比说什么更重要。

带着爱、能量与正念沟通,
从夫妻相处,到亲子教养、婆媳问题,以及自我成长,
家庭难题,从此有解!

◎关于夫妻相处:
避免用指责的方式「你为什么」「你怎么会」来起头,改用「我希望」或「我想要」来好好表达。

◎关于亲子教养:
跟孩子讲话前,先想想要说的话是不是出于父母的恐惧和担忧;如果是,先正念觉察并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有说话的用词、语气,再把话好好说出来。

◎关于婆媳问题:
孝顺并不是要对父母言听计从,丝毫不能有自己的声音、意见、想法。
孝应该是一种关心、尊重和感恩,并不是要完全失去自己、没有自己的声音,只为了达成父母想要塑造的样子。

◎关于自我成长:
学着把焦点放回自己身上,不再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
懂得重视自己的需求后,会发现自己更有余裕去关心身边的重要他人。

*不为家人牺牲,也能爱得完整──

学着做一个不被亲情挟持的人,安全感要来自内在的自我,而不是外面的他人。关系再亲密也不彼此牵绊,生命才能自由自在。──许瑞云

每天工作忙得不可开交,无法增加与家人相处的「量」,也能增加「质」──下一次出门前抱孩子时,至少这一、两分钟,先不想工作,不只身体在孩子身边,让心也同在这里,把时间与可贵的专注力,像礼物一样送给亲爱的家人。──陈德中

*特别感谢‧个案谘商指导协助:郑先安医师/花莲慈济医院能量医学中心副主任

许瑞云医师、陈德中老师和我,曾在家庭关系工作坊中帮助过许多学员面对各种家庭问题,这本新书正是如何改善与提供解决方案的精华彙整,收录的都是很常见的家庭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以及自我关系课题。相信读者可以参考与学习各案例的分享,找到运用的方法,改善你与在乎的家人的关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课。──郑先安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许瑞云

学历:波士顿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营养学及流行病学硕士
经历: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哈佛麻省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现任:花莲慈济医院能量医学中心主任、高龄暨社区医学部副主任,及教学部教学型主治医师

除了完整的西医医学教育与实务经验,许医师对中医、自然疗法、能量医学、心灵谘商等领域亦有深入研究,整合不同医疗领域的学养与实务经验,帮助患者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

多数疾病都和个人情绪心念及家庭关系息息相关;许医师长期从事亲子、伴侣等家庭关系谘商,经由敏锐的观察,洞悉个案与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所在,进而协助病人调整心念、促进身体健康或改善家庭关系。

●FB粉丝团:许瑞云医师身心灵养生法

陈德中

学历: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心理谘商硕士
证照:谘商心理师国家执照
现任:台湾正念工坊创办人

陈德中老师是正念(Mindfulness)领域代表性人物,为正念减压(MBSR)创始人卡巴金博士亲自认证之正念减压导师暨培训师,也是台湾第一位将正念训练带入医学体系及大型企业者。个人具有多年禅修基础与指导经验,致力于东西方智慧之整合与实践,期盼更多现代人能受益于正念,找回健康、喜悦与自信的自己。

●FB粉丝团:陈德中的正念天空
●台湾正念工坊官网:www.mindfulnesscenter.tw/

目录

推荐序 改善与在乎家人的关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课/郑先安

自 序 停止复制有害的家人相处模式/许瑞云
自 序 「人在,心也在」的美好家人关系/陈德中

PARTⅠ概念篇──3步骤改善你的家庭关系

CH1 辨识情绪能量类型
什么是情绪能量类型?
情绪能量类型量表
视觉型
‧我和孩子好像世仇
‧视觉型特点
‧视觉型名言:你是错的!
‧视觉型人如何自我调整
‧视觉型能量处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视觉型
逻辑型
‧阴道反覆发炎难痊癒
‧逻辑型特点
‧逻辑型名言:我是对的!
‧逻辑型人如何自我调整
‧逻辑型能量处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逻辑型
听觉型
‧难搞又难管教的五岁孩子
‧听觉型特点
‧听觉型名言:我很气你,因为你让我觉得我错了!
‧听觉型人如何自我调整
‧听觉型能量处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听觉型
感受型
‧肾病症候群
‧感受型特点
‧感受型名言:我不想让你感到难过
‧感受型人如何自我调整
‧感受型能量处理法
‧如果你的家人是感受型
不让后天的情绪类型混淆自己

CH2 了解家人的爱之语
五种爱的语言,你和家人喜欢哪一种?
A肯定的话语(Words of Affirmation)
B有品质的互动时间(Quality Time)
C收受礼物(Receiving Gift)
D服务的行动(Acts of Service)
E肢体接触(Physical Touch)
爱之语测验

CH3 带着正念沟通
正念沟通增进家人连结
‧同在
‧专注倾听
‧摘要复述(非评判)
‧照顾情绪
不想事件,回到感受
更多帮助你与家人沟通的正念练习
‧正念基础练习
1.呼吸观察──培养专注与同在的能力
2.身体扫描──培养观照情绪的能力
‧正念应用练习
1.极度深呼吸──当情绪高涨时
2.三口呼吸──话到嘴边慢半拍,以免出口伤人

PARTⅡ个案篇──纠结难解的家庭关系,从此有解

CH4 夫妻相处
1.先生只想当原生家庭的小孩
2.我赚得比较多,但我不想让先生难受
3.我说不出甜言蜜语
4.我得这么强势才能活下来
5.我的软弱才让先生那么强势
6.暖男有外遇
7.旧情人的能量纠缠
8.我可以有意见

CH5 亲子教养
1.尊重孩子和不同对象的相处模式
2.小孩拖拖拉拉怎么办?
3.沉迷3C的青少年
4.我好怕儿子像我弟
5.那些缘分极短的孩子
6.儿子打妈妈
7.妈妈,妳可以放鬆一点吗?
8.孩子,你站错位置了
9.沟通前请先同理对方

CH6 婆媳关系 & 自我成长
1.我和我先生不熟
2.不让先生当夹心饼乾
3.我也可以不完美
4.无爱症
5.把自己的需求找回来
6.不是你的错

PARTⅢ练习篇──全书能量运动与正念练习总整理

练习1.视觉型能量处理法
练习2.逻辑型能量处理法
练习3.听觉型能量处理法
练习4.感受型能量处理法──韦恩库克运动
练习5.感受型能量处理法──交叉运动
练习6.感受型能量处理法──背部淋巴排毒运动
练习7.消除负面情绪──EFT敲打法
练习8.感觉愤怒或不被家人尊重──平静三焦
练习9.家族能量场混乱──家族排列
练习10.家人不在身边,还是让你感到困扰、受到影响──情绪心念
练习11.为家人牺牲付出许多,却没有回报──爱的语言
练习12.强化家人关系,让沟通更有爱也有效──正念沟通四阶做法
练习13.培养专注与同在的能力──正念基础练习:呼吸观察
练习14.培养关照情绪的能力──正念基础练习:身体扫描
练习15.当情绪高涨时──正念应用练习:极度深呼吸
练习16.有冲动想骂人──正念应用练习:三口呼吸法

序言

推荐序

改善与在乎家人的关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课

在能量医学发现的四种「情绪能量类型」—视觉型、逻辑型、听觉型、感受型,就与每个人在极大压力下的战或逃或僵住的本能反应模式,有着高度相关。如果把神经医学的研究与心念医学的概念带入来看,情绪能量类型就更加有趣,也更容易理解背后的意义。

每一种情绪能量类型的人都有不同的长处,也会有相应的弱点。在家庭关系与各种人际关系的互动当中,不同情绪能量类型的个体也会有不同的应对特质,以及他自己的人生旅程需要学习与跨越的不同功课。从神经系统的功能表现与先天特质、物质的生灭,与能量的恆在来看,每个人的人生功课也是一个轮替与延续的过程。

比如,视觉型的人,视觉神经路径与大脑的连结特别强,在人事物的互动上,倾向用敏锐的视觉去判断与学习,看得远、看得广,也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问题点与可以改善的地方。但是,在承受高度压力时,视觉型的人就容易陷入狭窄的隧道般的视野,特别专注在看到别人错的地方,即使出发点是善意的,也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被批评与指责的压力。在临床经验上,当视觉型的人与他人互动而产生许多压力时,视觉路径的负担与眼睛承受的压力,相对来说也特别大,而因为眼压、眼球结构的变化较大,造成眼睛疾病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所以,视觉型人的重要功课是学习对在乎的人事物「看顺眼」。

逻辑型的人,大脑额叶的思维能力特别发达,冷静、有条理、分析能力强、不易有过多的情绪反应,但身体的感受常被忽略。长时间忽略身体的感受与反应,也导致身体的问题容易被延迟发现。因此,逻辑型人的重要功课之一是学习与身体连结,觉察身体的感受与反应。

听觉型的人,听觉感官上的路径到大脑的诠释迴路特别敏锐,会比其他类型的人更容易分辨与觉察微细的语音、音调、音频的起伏改变。然而,敏锐的反应也容易产生过度敏感的情绪反应、过度的诠释与解读,以致出现过度的自我要求、自我批判与爆表的压力负担,甚至是精神层面的解离。听觉型人的重要功课是分辨想法的假象与回到真实的当下。

感受型的人,身体的觉受能力特别强,很感性,常是家中的暖男、暖女;听话、乖巧,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情绪而忽略自己,容易悲天悯人,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而过度承担别人的功课后,也常常让自己受不了,变得情绪不稳、易怒。感性的另一端是理智,也是感受型人的弱点,常会犹豫不决、难下决策、不会拒绝,这是感受型的人需要学习的功课。

除了每一种情绪类型的人的个别功课外,学习「专注当下」与「觉察情绪与念头」,对每一个人都格外重要,也有助于跳脱卡住我们的强烈情绪的记忆框架。

当我们越能专注当下,卡住纠结的过往情绪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担心害怕造成的干扰与影响就越少。虽然过去与未来都只是念头的杂讯,也只是过去的影像记忆与对未来的情绪反应,但是,强烈情绪会让许多人困在这些幻象内……

许瑞云医师、陈德中老师和我,曾在家庭关系工作坊中帮助过许多学员面对各种家庭问题,这本新书正是如何改善与提供解决方案的精华彙整,收录的都是很常见的家庭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以及自我关系课题。相信读者可以参考与学习各案例的分享,找到运用的方法,改善你与在乎的家人的关系,完成自己的人生功课。

由心灵层面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功课,卡关纠结的关系如果未能解开、持续纠结,当我们走到下一个人生阶段,相同的功课就会重新来过一遍。

人生是一趟不断学习与成长的旅程,短短数十年,家庭关系决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心灵成长程度,更决定了身体各种疾病的产生,甚至寿命的长短!如何走出困住我们的执念,释放记忆中带着的强烈纠结的情绪,是多数人的共同功课。

这本书的分享,期望带给更多人参考与学习,也祝福大家在这趟人生旅途上,能够圆满自己的因缘,得以自我成长,也帮助更多的人。感恩参与家庭关系工作坊的学员,感恩方智出版社,感恩所有因缘!

花莲慈济医院能量医学中心副主任/郑先安

自序

停止复制有害的家人相处模式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伤害我们最深的经常也是家庭。从原生家庭与父母手足的关系,到成年后跟亲密伴侣的关系,再延续到和子女的关系,往往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课题。

我们讨厌父母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教养方式,却常在不自觉中复制父母的模式,伤害了我们的孩子。例如,很讨厌父母用尖酸刻薄的言语、啰啰唆唆的叨唸,或是以情绪勒索的方式,胁迫我们就範,却可能赫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复制了最让我们反感的这些亲子互动模式,甚至延续到对待另一半的态度。

我们身体的很多疾病都与卡住的情绪息息相关,而最容易导致我们情绪卡关的人,往往就是最让我们在乎的家人。我在诊间处理了非常多家庭问题,也发现很多时候,只要家人关系有所改善,疾病也就跟着慢慢痊癒了。

这次很开心能跟陈德中老师一起完成此书,书中所有案例都是来自我们与郑先安医师三人共同带领的家庭关系工作坊,透过我们各自的专业和不同面向,协助并引导学员走出家庭关系困境。为了保护学员隐私,书中的故事内容和人名细节都酌以改编。

本书第一部分「概念篇」,首先带领读者去了解维护家庭和谐的三大基本步骤:

第一步,是去认识每个家人各自的情绪能量类型,进而理解当对方处在压力下,或一旦彼此发生争执时,对方会如何反应,自己又会如何因应。这么一来,就能透过认识不同人的情绪能量类型,在日常互动中避免踩到彼此的痛脚。唯有了解彼此,才能够好好地同理对方。

除了了解家人的情绪能量类型,第二步是去了解每个人喜欢,以及能够感受到爱的方式是什么,这样才不会做白工、表错情,心生自己明明付出很多,却换得「做到流汗,被人嫌到流涎」的哀叹。举例来说,如果伴侣喜欢透过拥抱、牵手等肢体接触的亲密方式表达与接受爱意,你却总是以默默做家事来服务伴侣,并一再拒绝另一半的肢体接触,那么对方不仅难以感受到你的爱,还可能以为自己不被爱。

第三步则是透过带着正念觉察和家人沟通互动,真正地看到彼此,来维护家庭和谐,避免在过程中不小心启动边缘脑,导致不必要的情绪化反应。

在认识完改善家人关系的基本概念三步骤之后,接着第二部会透过实际个案来呈现各种家庭问题,以及如何协助个案有意识地练习与实践,改变家庭的能量动力,进而避免家人之间的冲突,化干戈为玉帛。

第二部分「个案篇」也依课题分成三章节,涵盖範围从亲密伴侣之间的相处,到亲子教养,以及婆媳问题与个人自我成长皆有。无论是日常的夫妻沟通、经济落差、男女分工、隔代教养、3C成瘾、外遇出轨、丧子之痛,到与自己和解,希望经由个案学员的真诚分享以及勇敢前行,能为有类似际遇的读者,带来支持与慰藉。

非常感谢方智出版社促成此书出版,也很感谢廖慧君女士协助记录文字与编辑,更感谢所有参与工作坊的学员,愿意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与困境,以及后续的调整练习,让生命有了更好的风景。

希望读者透过此书,更加了解如何为生命中最重要、但往往也是最困难的家人关系,找到更好的互动沟通方式,创造美好的家庭关系,让生命更加和谐幸福。

许瑞云

自序

「人在,心也在」的美好家人关系

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就是最快乐的。
He is happiestbe he king or peasantwho finds peace in his home.──歌德

很可惜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王或农夫,要做到家庭完全和睦,恐怕都不是太容易的事。伴侣、亲子、婆媳,每个家庭中大大小小的关系问题,似乎从未停过,而这正是本书问世的原因。

本书的起源,是来自许瑞云医师、郑先安医师以及我本人曾共同带领的家庭关系工作坊,当时因为发觉社会上家庭问题层出不穷,创伤模式不断世代传递,所以想结合能量医学、家族排列、神经科学、谘商心理及正念沟通,来协助需要的朋友改善家庭关系。而我个人负责的,是正念沟通及谘商心理相关领域。

关于如何改善家庭关系,本书第一部分「概念篇」的其中一个步骤为正念。正念的领域很广,我们只选择了「正念沟通」这个主题,因为优质的沟通,对促进良好关系连结极为重要。

我们常说「一家人在一起」,而这个「在一起/连结」若要走深,就不能只是空间上的在一起。古人曾形容感情不睦的夫妻「同床异梦」,现代生活更常见一家人明明在同一个屋檐下吃饭,但爸爸看电视、妈妈滑手机、小孩玩平板,表面上大家好像在一起,心的距离却很遥远。也因此,同在(presence)是正念中很重要的概念,也是透过正念训练能达到的理想关系状态。

我有个学员既是职场达人,也是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也希望能多跟孩子相处,以增加亲子的连结度,无奈时间并不允许。我对她说,若实在无法增加「量」,至少也要增加「质」。

她平常每天一早上班前都会先抱抱孩子,然后匆匆赶出门。我跟她说,下次在抱孩子时,至少这一、两分钟,暂时先不想等一下的工作,放下匆忙与焦虑,全心全意跟自己的呼吸与孩子的身体在一起,感受孩子当下的温度、心跳与肌肤的接触,不只身体在孩子旁边,让心也同在这里,把时间与可贵的专注力,像礼物一样送给亲爱的孩子。这样每天实行,约一週后,孩子突然对她说:「妈妈,我觉得妳现在好爱我喔!」

「人在,心也在」这种具有专注品质的相处时间,有时已是我们能给家人最好的礼物,而这也正是正念沟通的背后精髓。

除了概念篇与练习篇,第二部分「个案篇」更是本书的精采重点。很感谢当时工作坊成员的真实分享与真情流露,当然,内容都是在成员知情并书面同意下进行书写,即使如此,人名都已经过化名处理,故事情节也做了不小幅度的改编,以保护隐私。其实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则故事最后附上的建议方向与练习指导的「家庭难题有解」,那是来自许医师、郑医师跟我自己给当事人的现场回馈,相信除了对该个案有用之外,对于身处类似情境的读者,也是不错的参考指引。

也许你不是国王,也非农夫,但衷心祝福你拥有和睦的家庭,成为快乐的人。

陈德中

内容连载

PART I概念篇──3步骤改善你的家庭关系

【CH1 辨识情绪能量类型】

什么是情绪能量类型?

「情绪能量类型」指的是当我们面对压力、边缘脑被启动、进入战或逃状态时会出现的情绪反应。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家人怎么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或者老是用某一种方式来回应我们的问题,这很可能正是因为家人落入个人所属的情绪类型,所产生的典型反应。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情绪类型可以分为「视觉型」「逻辑型」「听觉型」与「感受型」四种,这个跟「神经语言程式」(NLP)所说的沟通和学习模式类型不一样。虽然NLP也用视觉、听觉、触觉来区分,但不是从情绪能量场来做区别。

一个人身心状态平稳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有这四种情绪能量类型的特质,问题在于一旦落入战或逃的情境或很大的压力下,个人的反应模式就会回归自己与生俱来的情绪能量类型。

早在还在母体里的婴儿时期,一个人的情绪能量类型就已经被决定了,而且终身不会变。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透过不断练习觉察、觉知,让自己不要轻易落入战或逃的边缘脑反应,就不会困在固有的情绪类型中,做出失衡的反应。

每个人有其天生的特质,只要避免落入边缘脑主导,尽可能处于稳定状态,让爱自己和爱别人的程度达到平衡,就不容易受自己固有的情绪能量类型左右。所以,当我们觉得自己四种情绪类型都有时,往往代表你正处在平衡状态。

由此可知,如果要看出一个人的情绪能量类型,就要去看他处在攸关生存的压力状态时,典型的反应模式是什么。一般会触动我们生存的压力,经常来自亲密关系,尤其是伴侣和亲子关系。

情绪能量类型量表

评估个人的情绪能量类型时,我们往往很难看清自己是哪一种,特别是当我们处在关系压力中,内在经验混乱,常令人感到困惑。有时身旁的家人或伴侣反而比我们更能看出自己所属的情绪类型是那一种。

很多人会在后天努力培养某一种情绪类型,有时看似超越个人天生的模式,问题是当巨大的压力来袭,天生的情绪类型终究还是会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还是要好好认识自己、伴侣,以及身边重要家人朋友的情绪类型,如此一来,在跟对方互动时,就会更容易化解彼此间的差异。

下列量表测验可以协助我们找出自己的情绪类型。在此也特别提醒,为了避免个人主观的经验与记忆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可以,请与家人和伴侣各做一次,然后一起讨论自测和他测的差异,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情绪类型。
“>

视觉型

◎我和孩子好像世仇

贞桦和承甫这对母子就像世仇一样。承甫小六之后,就变得非常叛逆,总是跟妈妈顶嘴反抗,一次又一次的争执,把母子情分都磨光了,让贞桦好几次都气得说出自己怎么会养出这么不孝的孩子,甚至对儿子怀有恨意。如今已经国三的承甫早就拒绝跟妈妈沟通,母子俩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把彼此视为空气,毫无交集。

贞桦说起承甫的事,就是一肚子怨气。她不懂,自己明明都是为了儿子好,为什么她要求的事,承甫就是做不到,甚至连试着去改善都不愿意。

贞桦说:「儿子的生活习惯很差,老是喜欢乱丢东西,如果要他整理收拾,也都要三令五申,偶尔才会整理一下,但要不了多久,就又变得乱七八糟。儿子看书写字的姿势也不对,所以搞到眼睛和脊椎都出毛病,我就是担心以后留下什么后遗症,才会一直纠正,可是他还是不想改,反而因为常常被我骂,对我越来越反感,连态度也变得很差。我当然要纠正他的态度,可是一直唸他的结果,就是关系越来越坏,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开始恨起自己的儿子。」

贞桦的情绪能量类型是「视觉型」,而承甫是「听觉型」的孩子。视觉型的妈妈其实很辛苦,但是身为她的孩子更辛苦,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让母子俩都很难受。

视觉型的人在情绪平衡时是很有前瞻性和规画性的,做事情有条有理,但要是压力太大或情绪失衡时,常常只会看到别人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明明看到对方错的地方,一心想着只要对方改了,事情就会解决,所以会不断要求、逼迫他人做出改变。

贞桦会常常对承甫说:「你错了!」「你应该怎样⋯⋯」「你不该怎样⋯⋯」「你怎么这样做呢?」「我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老是说不听!」「你如果这样做不就好了吗!」自己认为都是为了孩子好,才会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如何改进等。但这种指责的沟通方式,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尤其对象又是听觉型的孩子,让情况更为严重,母子关系自然越来越恶劣。

视觉型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说话时一定会看着对方,因为看着对方的眼睛会让视觉型人更有力,甚至讲到激动处,视觉型人的眼中还会迸射出一股能量。如果一个人认为「说话时应该看着别人的眼睛,否则就是不礼貌」,而且喜欢注视对方的双眼,这个人的情绪类型很可能就是视觉型。其他情绪类型的人在冲突当下,比较不喜欢看着别人的眼睛,会倾向避开直接的视线接触,因为非视觉型的人如果一直盯着别人的眼睛看,常常感到没力。

在身心状况良好、处于情绪平衡状态时,视觉型人是很好的领导者,极具展望性、前瞻性与规画性,还有着高明的说服力,很能看着目标持续前进,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就是视觉型人。但视觉型人若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视野就会变得狭隘,容易流于批判指责他人之过,一直看到别人错的地方,看不到别人对在哪里和自己错在哪里,常会落入好辩不认输的情境中,即使嘴巴没有说出来,内心也会一直嘀咕别人的错,觉得都是别人的问题。

视觉型的人情绪不平衡、状况不好的时候,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错的地方、别人应该改进什么,而且还会自认为是好心给对方建议,不懂为什么对方就是不能接受,如果对方愿意改变,不就没事了,为什么就是不肯改呢?如果别人不顺从他的「好心建议」,视觉型人就会感到失望、生气、很不开心,认为:「我好心好意给你建议,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也会不断跟对方争辩,企图说服别人照自己的建议去做。

◎视觉型特点

1.说话时习惯看着对方,也会期待对方要看着自己。

2.把自己的观点与期许投射在他人身上。

3.当他人无法认同自己的观点或期许时,容易感到失望、生气。

4.常会批判、责怪或论断他人。

5.容易忽视他人的立场。

6.无论如何一定要说服对方或辩赢对方,会持续跟人讲道理,直到说服为止。

◎视觉型名言:你是错的!

◎视觉型人如何自我调整

1.检视自己的假设—别人真的是错的吗?试着把自己有限的视野打开。

2.不要局限在自己的看法。除了自己提议的方案,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3.尝试去同理对方,或说出对方的看法,看看自己有没有做错的地方。

4.不能强求对方要跟自己一样,要去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思考对方为什么这样想、那样做。

5.愿意学习看别人顺眼,尊重别人的看法和做法,不去批判。

6.愿意看到别人对在哪里,也去看到自己错在哪里。

◎视觉型能量处理法:用视线画出「∞」(无穷)的符号。

◎如果你的家人是视觉型

1.视觉型人不会轻易放弃他坚信的事情,但切记你的观点也有道理。毋须让视觉型人的观点排挤你自己的观点,如果任由视觉型人霸凌你的看法,他反而会觉得你的默认是在向他认错。

2.可以去同理视觉型人,问问他是否了解你的想法。先让视觉型人感觉被了解,他才有余裕去思考你的观点。

3.在情绪压力下,不要期待视觉型人会立刻赞同你。

4.跟视觉型人沟通时,可以多用「你的意思是⋯⋯?」这样的问句。

5.发生冲突时,最差的是互不相让、各持己见,次差的是各退一步、彼此忍让,而最好的是能找到原本彼此都没想到的新解决方案,达到双赢或多赢。

6.确定自己了解视觉型人的看法,也让他清楚你的想法,并针对意见不同的部分达成协议。

7.表达时尽量看着他的眼睛—视觉型人比较难信任眼神会闪烁或躲避的人。

8.如果你觉得看着视觉型人的眼睛很有压力,就要让他知道,请他收敛太过锐利的眼神。

9.如果很难直视对方的眼睛,可以看着他的鼻子,这样对方还是会感觉你有在看着他,彼此又能保持合适的距离。

CH2 了解家人的爱之语

五种爱的语言,你和家人喜欢哪一种?

盖瑞.巧门博士(Dr. Gary Chapman)研究发现,每个人能够理解接受并且适合的「爱的语言」,都不尽相同。

有很多人觉得,自己为对方做了很多很多事,但对方却总是看不到,或是没有回应,其实这是因为双方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所以付出和接收才没能对得上。因此去了解身边重要他人喜欢并能接受到的「爱的语言」是什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总的来说,爱的语言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种:

A.肯定的话语(Words of Affirmation):
直接的赞美与肯定,可以让人感觉被欣赏,很多人适合的爱的语言,就是肯定的话语。透过欣赏鼓励的话,去感觉自己有多重要,或是听到对方说出「我爱你」,都能让感受到自己被爱。

B.有品质的互动时间(Quality Time):
有品质的互动时间,指的是当两个人在一起时,能够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至于一起从事什么活动,反而没那么重要,重点是在情感上与对方有所交集,让对方感觉到被倾听与被爱。对话时保持眼神接触,千万不要一边交谈,一边又在做别的事,更不要急着给出建议,想着要帮对方解决问题。

C.收受礼物(Receiving Gift):
有些人喜欢透过收到礼物来证明自己被爱,或至少确认对方有想到我们,因为我们往往是想到了什么人,才会想到要准备礼物,礼物所代表的就是一种「念想」,无关乎礼物的价格,只在心里想着并不作数,而是要经由送礼具体地表达,做为一种爱的表示。有时候一张卡片,一封短笺,都可以让收到的人非常开心。

D.服务的行动(Acts of Service):
透过帮对方做事,替对方服务,让对方感到高兴,进而表现出你对他的爱。服务的行动可以是为对方做一顿饭、修理东西,甚至是倒垃圾。只要是以正面喜乐的态度去进行,能让对方感受到爱,就是一种爱的语言。

E.肢体接触(Physical Touch):
肢体接触可以直接地传达感情,对于爱的语言为喜欢肢体接触的人,一个亲吻或拥抱,可能远胜昂贵的礼物,或是为对方做很多事。拥抱,牵手、摸摸头、拍拍肩膀等,很多时候温柔的肢体接触,正是最直接的爱的证明。

CH3 带着正念沟通

正念沟通增进家人连结

正念沟通指的是回到当下,带着觉察与善意来沟通。以下整理成四阶做法:同在、专注倾听、摘要复述(非评判),以及照顾情绪。

同在

「同在」指的就是人在,心也在。

首先是身体的层次。许多人虽然身处同一个空间,却自顾自地上网、滑手机、看电视、看报纸,这样的场景如今随处可见,人和人沟通时心不在焉的状况,比比皆是。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沉迷3C的问题忧心忡忡,但有时真正放不下各种3C用品的人,其实是父母自己。人在心不在的互动,已经变成一种严重的冷暴力,父母跟孩子沟通时心有旁骛,态度敷衍轻慢,以为孩子不会察觉,殊不知这些轻忽,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忽视,内心因而产生无爱感,认为自己似乎不值得占据父母的宝贵时间,甚至认定手机游戏或是股票指数的高低对父母而言,可能比自己更为重要。久而久之,孩子想要建立自我价值,就会越来越困难。

「同在」的另一个层次,则是心理上的。全心全意、充满觉察地去感觉自己身体的坐姿或站姿,并且认真看着对方、聆听对方,把一个人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礼物之一──时间与专注力,好好地传递给身边珍视的人。若能做到这样,对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说,往往是比金钱物质更加难能可贵的礼物。

正念同在可以透过练习越来越上手,而练习的第一步,就从「活在当下」开始。例如喝水时,留意水的温度,看清手中杯子的颜色,然后把这样专注在这一刻的模式转换到沟通上,包括专心地跟对方在一起,把注意力摆在眼前的对象身上。说来简单,但知易行难,真要做到并不容易,光是希望自己全心全意专注在呼吸上十分钟,不去想其他的事情,一个没有受过训练或做过练习的人往往很难做到。

想做到正念沟通,第一步可以有意识地从身体开始去做,心理上则经由长期练习养成习惯,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让自己越来越懂得与人沟通时不只人在,心也要在。

专注倾听

正念沟通的另一个要素,就是「专注倾听」。这也是说来容易,但其实不容易做到。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麦特.齐林索斯(Matt Killingsworth)的研究显示,人们有四十七%的时间都没有在想眼前所做的事情。举例来说,如果你对一个人说一百句话,一般而言,对方顶多只能复述出五十三句你所说的话。这不是因为对方的记忆力不好,而是当你在说话时,对方可能在想着等一下要做什么、去哪里、处理什么事。所以,你讲你的话,他想他的事,当一个人的脑袋里塞满了各种念头,自然没空间容纳其他资讯。这时,就需要正念练习来锻练专注力了(关于基础正念练习法,参见本章最后,或是第三部分「练习篇」)。

关于沟通,倾听往往比说话更重要。以台湾家长为例,父母总是说得多、听得少,很多时候家长会把孩子的话视为童言童语,所以不认真看待,但孩子完全值得大人的注意力。父母要愿意并专注倾听孩子想说的话,认真地把孩子的话当一回事,这也是正念沟通的要素之一。

摘要复述(非评判)

正念沟通的第三个核心要素,则是试着在对话过程中摘要复述对方表达的内容。

例如妹妹跟妈妈告状,说哥哥推了她一把,妈妈只要试着彙整重述妹妹所说的话,就有助于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关心,意识到真的有一个人愿意把生命中宝贵的时间用来陪在自己身边,认真了解、聆听自己的心情,即使只是短短几分钟。

如果每一个家人都能像这样感受到被关心、被理解,可能会在遇到挫折或低潮等关键时刻,生出很大的内在支持力量。可惜的是,现代匆忙急躁的生活型态,让很多夫妻可能连一天十分钟都不愿把注意力全然放在另一半身上。

摘要复述的重点在于「了解」与「表达理解」。很多时候一方在听完另一方的谈话后,虽然谈话者觉得自己有被聆听,但聆听的一方心里究竟是在批判,还是真心想要理解,谈话者并不清楚。有时我们会说出:「XXX,你刚才讲得还不错。」表面上「还不错」似乎是赞美,但背后其实是一种批判,有时甚至会直接说出:「你在胡扯!」或是:「不要想那么多了。」

我们也常见父母在跟孩子沟通时说出「你连这个也不会,要是能……就好了」这样的回应,其实都是在「给建议」,而不是沟通,这并非正念沟通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

试着想想,当我们跟别人对话时,是期待对方「批判」我们所说的话,还是希望对方能「了解」我们在说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被理解,而不是被批评。然而,我们却常在听完别人说的话时直接评断,尤其是身为父母的人,总会反射性地以「我要教你」为前提,对孩子提出纠正、批判、指导—虽然有时纠正、批判或指导并没有不对,但在此之前,更应该做的是先去了解。尽职的父母应该先去了解孩子,才能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教养与提醒。

伴侣之间沟通更是要做到倾听,去了解对方想传达的意思。夫妻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彼此是否同频、有无连结。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同在」这件事,当我们的心专注在对方身上时,两个人就已经开始连结,彼此之间的能量也会产生流动。

有些男性会抱怨老婆或长辈很爱碎碎唸,工作一整天已经很累了,回到家实在很难专注倾听这些碎唸。其实,很多人的碎唸正是因为渴望他人听见自己内在的心声,才会不断重复;这样的渴求如果一直没有被满足,就可能不自觉地一再说出口,无法停止。这时,不妨试着用摘要复述的方式,帮对方整理想要传达的内容—只要说出事情本身就好,不必给出建议。如此一来,对方就可能因为感觉被聆听了,而停止无尽的抱怨唠叨。

总之,若把以上几点浓缩成一句诀窍,「正念沟通」就是「全心全意且不带评判地、跟正在沟通的对象交流」。

虽然评判和建议有时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彼此要先建立信任关系,透过理解、同在、连结和信任感,再去给出建议,才是比较理想的方式。

照顾情绪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扭转,因为沟通到后来,往往要处理的是两人之间累积的情绪。如果心里已经很厌恶一个人,那么无论他说什么,我们往往是听不进去的;要是双方的能量错综复杂,就算只是坐在邻座,彼此也会感觉很不舒服,因为两个人的负面能量不断交错,造成双方都在不舒服的情绪中纠结。例如,我跟某个家人处得不太好,甚至一想到他,心情就不好,胸口又闷又堵。这时不妨试着用正念当中的「身体扫描」技巧,帮助觉察情绪,别再让情绪成为沟通的障碍。
有需要联系v;lyjlyj13141314
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14364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hx-h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