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生命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独立于「我」以外的心智但是只要我们自问:「发生了什么?」觉醒就开始了。
树干就是「我」的感觉,所有其他的想法都由我延伸而出。而「心智」就像茂密的树冠,有许多念头,也相当复杂。复杂就是失焦的心智,回归「我」的感觉就像回家「我」就是心的名字,安静且圆满。
在短暂的表象背后,有着永恆。在侷限的表象背后,有着无限。在痛苦的表象背后,有着自由;有着美。
本书作者索罗门‧卡兹除了是专业的心理师还曾经在缅甸与斯里兰卡当过僧侣结合其广纳深厚东方文化的西方视野揭开遮盖住存在本质的那道神祕面纱。
各界推荐
身心灵工作者 张仙武
第三世巴麦钦哲仁波切 黄英杰博士
台湾完形治疗学派之父 许宜铭
完形心理导师 王牧絃
美国加州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师 许翊诚
作者介绍
索罗门.卡兹博士(Dr. Solomon Katz)
身为纳粹大屠杀倖存者(他的父亲参与了华沙犹太人起义)的孩子,索罗门‧卡兹生长在古典犹太文化之中,幼年时就能流利地说古典希伯来文。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修哲学──主要是印度哲学。毕业之后,他加入当时位在长岛南安普敦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灵性社群。在林迪斯法恩的时候,他接触到禅宗、瑜伽和内观(Vipassana)静心。他对静心的兴趣最终引导他前往亚洲,在缅甸与斯里兰卡作为佛教僧侣与静心教师而生活。在斯里兰卡,他在Salgala的隐居所住了一段时间,那里位在从雨林突出的山顶上,一群长尾叶猴、一条眼镜蛇、一只鬣蜥是他最近的邻居;他还在Kansrcboda教授静心。等到他回到西方,开始在哈佛大学修读博士学位,他已经完成为期整整三年(这里待三个月,那里待六个月)的禁语静心。在哈佛,他同时取得世界宗教的神学研究硕士(M.T.S.)以及谘商及谘询心理学的教育学硕士与教育学博士(M.Ed., Ed.D.)。他在哈佛大学附属的教学医院──Mt. Auburn医院──受训、执业并教授心理学;他也在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系担任临床指导员教职。他结了婚,养大了四个女儿;在如今的空巢期中,他献出这本书,书中是他由广泛的静心、学术与临床经验中所收集的智慧。
译者介绍
林瑞堂 Rainjana
台大外文所硕士,译有《齐瑞尔讯息:重返列木里亚》、《发现亚特兰提斯》、《光行者》、《内在的微笑》、《人格原型书》、《人间天使决断力》、《没有改善不了的视力》等灵性、心理、商业、文学等多种类型之书籍作品。
目录
推荐序
各界推荐
前言
第1章:心智
第2章:负面思考
第3章:正面思考
第4章:中场插曲─故事集
第5章:无思考
第6章:原初意识
第7章:没有距离需要跨越
第8章:神的芬芳
参考书目
致谢
关于作者
看更多
序
推荐语
作者跨界悠游于各个文化知识的领域当中,对于各种身分认同(identity)轻易地捨弃,汲取地球上各种传统的智慧结晶,提炼出这本属于现代人心智和灵性的《肘后方》(东晋葛洪的医书名称,寓意是医学不再高贵神秘,而是如在手边般的亲切实用)。本书旁征博引但紧扣生命本质,拨开重重的灵性迷雾,让我们零距离地体会神圣泉源的芬芳!
张仙武(Thomas Zhang)
─────────────────
历史学博士、教师、身心灵工作者
作者索罗门‧卡兹对于「每个人在各个层面都能有无限富足,只是自己很负面而让自我欲望无法实现」的说法有不同的见解。指出欲望只会在让它实现的条件出现时才会实现,已实现事物是因为条件已经成熟所以实现。这个观点十分贴近佛法的缘起论,显然在他犹太文化、印度哲学、西方谘商心理学背景外,禅宗、南传内观经验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世巴麦钦哲仁波切‧黄英杰博士
─────────────────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师
《活佛老师说》、《活佛老师问》作者
「想法的味道」影响着自己「灵魂气候」,我个人非常喜欢作者Solomon Katz用这美丽且透彻的文字来形容「心智」。想了解什么是「想法的味道」?「灵魂气候」又与我们有何关联?有何影响?阅读这本《存在之美》,相信会带给你对「心智」的正/负面思考有更深的了解,推荐给对生命充满好奇且正在提升灵魂频率的你!
王牧絃
─────────────────
完形心理导师
生命潜能出版社负责人
推荐序
实相就是存在
本书将灵修、佛学的修练,以及西方心理学思想、心理治疗整合,是一本相当难得的好书。
作者曾在缅甸及斯里兰卡出家,不间断地静心,甚至曾经禁语三年,是很扎实的佛教与灵性修行。从整本书看来,作者非常擅于逻辑思考,在双方面的整合过程中,条理分明,非常具说服力。这本书很适合对灵修、佛学,或是对心理学、心理谘商有兴趣,也有一些基础的人,当然更适合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兴趣,并想要深入了解的人。
作者在本书中先用佛教的四圣谛──苦、集、灭、道作为整本书的脉络,将正面思考、负面思考、无念(也就是无思考),和物质界、星芒界、致因界三界之间串联起来,也将其关系解释地非常清晰。并且对所有的心理困扰:强迫症、躁郁症,或人际关系的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心理创伤对行为造成的干扰等诸多问题背后形成的主因,也就是认知──因为生命经验带来认知上的扭曲做了总结。
我本身有完形心理学的背景,其将人的感知分为三界:外界、内界、中界。内界是只有每个个人能接触到的,比方人对身体的感觉,以及情绪、感情。除了本人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代替我们去经验。外界则是在皮肤之外,存在于外界的所有物体,形象、他人、环境等,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外在环境。中界则是所谓的思考。若以佛学的观点来看,内界跟外界都是实际的存在,也就是存在于当下的;而中界则跟当下无关,不是过去,就是未来。
这本书叫存在之美,所谓的存在就等于当下,因为只有当下是存在的,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则尚未来到。完形心理学也强调,大多数人都成为了中界的囚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能力随时停留在内界与外界,也就是当下实存的,但是不自觉地会被中界──也就是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认知扭曲紧紧抓住。而以这些扭曲的认知来看待自己、别人、社会、世界,正是造成许多心因性疾病的主因。
我特别欣赏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说话或聆听」。说话是我们的意念──也就是中界开始活动的时候,那正是我们的「自我感」在开始说话;聆听则是安静下来,让自我感跟中界的思考再次停下、并且聆听。聆听内界,也就是身体的感觉;聆听每个剎那情绪面升起的感觉;聆听你呼吸的进出;聆听你呼吸时带来的身体变化。或去聆听外面的世界;聆听外面世界产生的声音;聆听妳的孩子正在跟妳诉说,他内在世界的经验跟感觉。当然看也是一种聆听;接触也是一种聆听。你在聆听接触的感觉;你在聆听看到的事物之形状与颜色。以说话或聆听来取代「颠倒梦想」与「当下」的意念思考,是很棒的创意,很好理解,而且比较容易实践。
作者还提供了多种静心方法:梵咒、慈心禅等。作者也写了许多优美小诗,如果能仔细阅读并想像诗所描绘的景象,对静心也会有帮助。我强烈推荐对心理学、佛学、灵修有兴趣,特别是对它们之间的关联有兴趣的人,务必要阅读这本书。
佛陀一生的教导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相」。实相就是存在,就是当下,也就是这本书的书名──存在之美。当你能够进入这个世界,你就真的能够经验存在本身之美。
许宜铭
─────────────────
台湾完形治疗学派之父
生命色彩画出的美
在现今这个社会上,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东西,新闻、政治、家庭、健康等等。一切的一切把我们时间的空隙都挤得满满的,我们好像一直在跑步、一直在追寻,然而最可怕的是,在所有奔跑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愈来愈不开心、愈来愈痛苦。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尤其是在现下复杂的社会,我们如何找寻我们所需要的答案?我们如何去回答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问的那一个问题:如何拥有快乐?
这是现代社会的需求,这是人类在心里一直以来的渴望,有很多书籍、各种成功人士、激励讲师,会跟我们陈述、诠释所谓的喜悦之道或所谓的成功之道。然而在这么多提供我们解答的书籍当中,Solomon博士的这本《存在之美》佔了非常特别的一席之地,因为这一部作品不是提供一个所谓快乐的方程式,不是一个看了就能懂的作品,而是从各种主题和叙事手法看见实相的邀请。寻求生命的快乐或是生命的旅程,本来就没有简单的方程式,没有单一层面的揭露,而是多个主题相互的辉映。现代的我们需要的也不只是单一的答案,而是从宗教、哲学、科学、等等各种层面,来给开启智慧的泉源,协助我们找寻那份喜悦。
而这本书就是一位在佛教寺院出过家的犹太人,还俗后以东西方理念结合哈佛学院世界宗教研究,锤炼出来的一本作品。更难得可贵的是,在这本书里,他还结合了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东西,一是他本身的生命经验,包括在各种专业中的经历,二是他的创意作品与呈现,包括诗词、故事等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的每一个文字,就好像生命的蓝图的一笔一划,带领我们用他的眼睛认识宇宙,经验喜悦。当我们搭上他的这艘生命之舟时,他也伸出手邀请我们去体验他生命历程当中所得到的收穫。所以这不是一本从头看到尾就结束的书,而是无比丰盛的呈现,把艺术创作、生命故事、人类文明以及灵魂摩擦出来的火光,用优美诗意呈现出来。
就像他书中所说的,他希望这本书是一本我们可以放在书架上面,一再阅读后会有新的看见、新的体悟与收穫。而我觉得,其实这就是存在的美,这就是这个世代我们需要的东西,以多元的智慧慢慢回归到生命的中心。
最后,我想分享我很喜欢在他书中关于美的一段话:「我看着夜空,深感震惊,我听到蟋蟀和螽斯天籁般的嗡鸣,彷彿来自地球的唵声,是地球层面的音乐,并且感到震惊。我们只需在自然界中寻找,就能感受到震惊,就能被美淹没。」
希望每个有机会看这本书的读者,让书中的声音、画面,带领你一步一步地回归当下,全然地欣赏存在的美。
许翊诚
─────────────────
美国加州婚姻与家庭心理治疗师
导读
在某个整合心理学与宗教的机构接受面试时,我曾被问到:「你为什么离开了自己的宗教传统?」他们很清楚我的背景:我的父母浸淫于正统犹太教(Orthodox Judaism)文化,两人都是纳粹大屠杀的倖存者。在接受面试的当时,我仍在哈佛医学院附属的教学机构执行临床心理学业务及监督工作,而且我还在哈佛完成了心理学与宗教的研究所学业。面试的问题是指我在研究所之前的经验,就是在缅甸和斯里兰卡出家,过着佛教僧人的生活。
我诚实回答:我从来都不真的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什么」。出家为僧的时候,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佛教徒。我从来不觉得任何标籤确实正中红心:犹太人、佛教徒、美国人、人类。当然这些都是……不过也不完全正确。
结果我所描述的感受本身也是一个宗教传统:梵文的「Neti neti」──意为「不是这个,不是这个」──这是深植于印度智慧之中的否定实践。这个实践支持了我天生想否认所有自我定义的倾向。之所以没有标籤感觉恰当,有个很好的理由:标籤永远不完整,因此也不会准确。
透过否定,你最终会找到无法加以否定的根本实相(亦即存在本身),而且「那个」就是你。不过,只有在抛弃更为表象的描述与认同之后,你才会抵达那里。我敢打赌,大师们会同意这点。伟大的灵性导师试图指出实相、自由、永恆。佛陀不是想创造佛教徒;基督不是想创造基督徒。伟大的导师真正想要的是真理──无论你称之为神、涅槃、自我了悟──并不是想创造追寻者。
因此,伟大的导师照亮了道路。由于我的个人倾向,因此某些教导比其他教导听来更为真实,不过这点既关系到个人品味,也关系到真理。有些教导使用我更能理解的语言,运用与我有更深共鸣的概念,因此我会受到更深的吸引。
儘管我在西方传统中成长,坐在小学教室时就能流畅地阅读希伯来文经典,但是对我的主要影响来自于东方:包括佛教以及拉玛那.马哈希(Ramana Maharshi)这位逝世于1950年的现代灵性大师。
有越来越多人肯定拉玛那是最高等级的灵性天才。在《Talk with Ramana Maharshi》*一书的序言中,肯恩‧威尔柏**(Ken Wilber)写道:「本书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智者充满生命的声音,甚至可能是这个时代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灵性了悟。」
我完全同意。拉玛那提供了人类曾表达过的最纯净的教导。因此,我会经常引用拉玛那,用他当作真理的试金石。
让我说明本书的架构与目的。本书渴望成为两件事:其一是一本教你掌握心智的手册,好让你在灵性的道路上前进,在路途中找到更大的快乐;其一是一件艺术品。因此,本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风格。某些章节会带领读者在灵性道路上阔步前进,就像你搭游览车驶过行程表上仔细列出的路线,身旁的导游逐一介绍经过的景点。有些时候,行程会暂停;你们从车上鱼贯而出,在着名地标的纪念品店内随意浏览。那时,前进的动作会停止,写作会由散文转变成某些更接近诗的文体让你浏览──而且即使在带你前进的章节内,散文中也会有诗意点缀其中。我的意图是让整本书有更大的力量,长远来看能更加清晰。只是,有时候,清晰需要时间才能闪烁。我希望这本书能陪伴读者,或许读过不只一次,或许能留在床头柜一阵子,或者在最初读完的多年之后,能再次由书柜中抽出。
教学法(Didactics)
我有位作画也教授绘画的朋友曾说,
艺术家无需以最明白的词彙列举一切。
某些奥祕需要保留──就像蒙娜丽莎──
要有点深度令人无尽思索。
艺术的目的之一就是引领观者
抵达无法明言的深度;
笔墨无法形容之、超越诸般已知的深度。
但,透过「描绘」未知,艺术提供通向它的道路。
这是艺术的教学方法,是它的指导方式。
还有另一种指导方式──
或许是科学或哲学的教学法吧──
要尽可能清楚明白;
要探索歧义,拾取清晰,
接着完美地传达得到的洞见,
提供道路抵达同样的洞见,
透过「完美」描绘的地图,
一个众人都能遵循的精确公式,
不留丝毫误解的空间。
亲爱的读者,我们走在这里,
介于清晰的教学法以及
奥祕的教学法,之间。
*译注:本书作者所引用的版本为Inner Directions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之版本,ISBN编号为1878019007。台湾另有依据相同书名之印度版本(ISBN编号为8188018074)翻译出版之版本《对话真我:印度灵性导师拉玛那尊者的教诲经典》(红桌文化,2018)。
**编注:美国作家、哲学家、超个人心理学家。
内容连载
第一章:心智
我和同事在心理健康领域工作。我担任心理师,她是精神科护理从业人员,我们共同创办并经营一间诊所。最近,我跟她说起我正在处理的一位患者。她问:「你对他的诊断是什么?」我想要回答:「我对他的诊断和我处理的每个人一样:他拥有心智。」或者我可以说得更清楚:「他认真看待自己的想法。他受制于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自己脑中进行的对话很重要。」这是我对他(还有对所有人)的诊断。
诸如「焦虑」或「忧郁」这类的临床诊断,所描述的是不同的心智模式,也可以说是心智钻牛角尖的不同方式。或者,治疗的焦点也许放在自我价值、自我形象、或是自我怀疑;这些是心智纠结的其他方式。心智会以许多方式纠结缠绕,而心智不同的关注对象则会创造不同的情绪干扰。但是,归根究柢,最普世通用的诊断总是「他或她拥有心智,而心智不停纠结。」
有句格言这么说:「浪费心智真是可怕的事。」确实,不过心智也可以是个可怕的东西。沉迷于担忧、恐惧、焦虑、沮丧等各类型的不快乐──这些全都是心智的产物。世上的冲突(例如愤怒、暴力、战争)也全都是心智的产物。
拥有心智没那么美好。人需善用心智,或者,如果可能,根本不要运用心智。这样,平静或许就会来到。
电动工具
心智就像电动工具,例如电锯。如果用在它所设计的目的,电锯会很有帮助。冬天我们会用木头温暖自己的家,但是曝晒了整个夏天的乾硬柴火堆如果没有电锯,几乎不可能处理。只是,电锯必须以适当方式使用,要用于当用之处,否则就会造成灾难。心智的力量也同样强大,能带来超凡的创造力与发明,不过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成为摧毁个人与世界的工具。
手指与开关
多数人在身陷混乱时都会寻求心理师协助。不过,到底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当然人生的种种事务或许处在混乱状态。人际关系可能会出现危机,像孤独或离婚。可能是失业,可能有财务危机,尤其在经济艰困的时代。身体可能出现疾病。不过我们可以想像,某人即使面临死亡也可能完全平静──或者这人也可能大为惊慌。
不快乐是内在混乱造成的,不见得是因为外在环境。外在环境会对心智造成压力,像按下心智的开关。不过,如果不去按按钮,如果内在没有纠结,心智即使面对危机,也能保持平静。 印度的智者尼萨加达塔(Nisargadatta)曾说:「生命充满着环;要把你的钩子扳直。」如果没有钩子,人生向你抛来的环就没有地方挂。有时候我会用更白话的方式说:「人生处处都是手指;赶快拆掉你的开关。」
生命中总会有手指想触发你的开关。那或许是生命的目的之一,去按你的开关、去指出还剩下哪些开关、还有什么地方很脆弱、还有你的心智在什么地方还是会钻牛角尖。如果人生实现其目的,让你注意,甚至将你推向混乱,以便获得启发,这样你也无须担心。你的工作是拆除自己的开关。等到开关都一个不剩,反应也不会再发生;这时内在的混乱,亦即心智,大部分都已经排除,潜在的平静就会涌现。
平衡
蹒跚学步的婴儿必须找到平衡的那个点。刚开始还不知道平衡,会多次失望地跌坐在尿布上。不过,婴儿必须透过尝试与错误来发现并掌握平衡。
等到婴儿长成幼儿,要学骑脚踏车,她同样得找到平衡点。在她开始尝试骑脚踏车时,还不知道平衡点,仍需要去探索。不过,平衡点一旦找到,就会越来越熟悉,骑车的喜悦也会随之开启。只是,如果她在走路或骑车时失去平衡──假设在结冰路面上走路时滑倒,或是骑车被沙堆绊倒──巨大的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觉就会出现,而她会迫切想要将自己导正,因为失去平衡的感觉极度不舒服。平衡就是喜悦,失去平衡就是混乱与慌张。
在灵性层面,我们都像努力要找到平衡点的小孩。无论是努力要找到自己的快乐的人,或是努力在男性、女性、国家之间找到和平的社会,都是这样。就像学习走路或骑脚踏车的小孩,存在的平衡点、生命的平衡点都得先找到才会知道。不过只要找到,也就代表着喜悦。根据直觉,平衡──无论是在走路、骑车、或是过生活──感觉都是正确的,而失衡感觉是错的、是一种个人与社会受苦的状态。
症状
如果你失去平衡,立刻就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不舒服是身体组织层面的回应,指出有地方出了问题。不舒服是失去平衡、失调即将开始的「症状」。
假设你在高速公路上,车子开在右线道,而且你完美地、平衡地开在车道中央。你在这个车道的「中心」。你很平衡,既不偏右也不偏左,一切都很好。 接着你开始恍神,开始向右偏移。你不再保持在中央,而是开始偏移。不过,高速公路旁的边沟让你的轮胎隆隆作响,也让你醒悟自己已经失衡,危险正在逼近。
路边的边沟就像症状,是道路在告诉你车子已经远离车道中心。这个回馈要你赶快回到正轨,不然就会擦撞护栏,带来更戏剧化的症状,说明事情已经严重出错。
生理或情绪症状,无论是精细难辨或是明显到不忍卒睹,同样都指出某处出了问题。如果你安住于心,那么喜悦、平静、光明的启迪将会佔上风,世界就会一切都好。如果略微偏离了心,那么不舒服的症状就会出现,那是身体层面的讯息。症状是你的朋友,因为它提醒你注意已经失去平衡,必须赶快调整。必须重新寻回心,才能重建平静。因为心是闪耀的存在,在直觉上,心也是一切确实都好的所在。
灵魂整复
我朋友杰米的肩膀在接受手术之前经常脱臼。往往我们打着垒球,比赛就得暂停。擅长瑜伽和身体力学的安迪会跑过来帮忙。杰米在肩膀脱臼时会非常疼痛。等到安迪替他将手臂复位,杰米的疼痛就缓解了,比赛也可以继续。幸好手术长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样的,在心智脱臼的时候,我们也会在情绪上受苦。就像生理疼痛指出生理层面的失调,情绪痛苦的症状也指出心智的失调。不过,就像肩膀问题的例子,只要内在的一切复位,快乐之泉就会流动。不快乐指出心智出了问题,指出某些真理仍未为人所见。
因此,我有时候会说心理工作或灵性工作是「灵魂整复」(The Chiropractics of the Soul)。整脊师会试图校正身体,藉此缓解造成疼痛的关节夹挤。等到脊椎打直、就位,等到没有神经受到压迫,那么能量就能自由流动,疼痛也会消失。在心理学或灵性範畴,如果「灵魂」适当地排列校准,痛苦就会消失。
再一次,这暗示着平静与快乐是自然状况。不快乐是排列失常的症状,是提醒我们注意的内在干扰。等到灵魂以适当方式校准,快乐就会重新出现──这正是我们所有人都渴望的平衡状态。 心与万有
让我们先来想想「灵魂」这个字。「灵魂」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喜欢以下这个定义,它符合印度哲学,也和多数灵性传统有共同点。印度哲学认为真我(Atman)即是梵(Brahman):亦即安住于个体内在的灵或「真我」(Atman)事实上就是绝对的存在或「梵」(Brahman)。个体的灵魂和宇宙的灵魂完全相同。换句话说,你的本质,你最亲密的层面,你的存在的核心就是宇宙存在,是永恆,是万有。因此,灵魂就是心与万有。在核心处,你确实就是神。弔诡的是,最亲密的部分却也最为宽广。
关于这点,稍后我会详加说明。要在追求平静与健康的主要目的上有所进展,我们并不一定要接受这个前提。我会说明这个观点的理由,而且许多灵性传统都肯定这一点。
就目前而言,这个观点指出,如果你找到自己的核心──通常是透过某种形式的静心冥想──那么你就会潜入心智的定义与侷限之下,并且了解自己是宽广且不受定义的。就像有人说的,神就藏在男男女女的心里,因为神知道这是他们最不会前来查看的地方。或者,借用拉玛那.马哈希的话,「发现你是谁之后,你或许就会明了什么是神。」
寂静
内在的纠结──心智的忙碌──就是烦乱。烦乱是平静的相反;平静是没有烦乱的状态。由于平静是没有烦乱,因此要获得内在平静,烦乱就必须消退。心智必须变得寂静。等到心智很寂静,平静就会显露,因为平静就是那个寂静本身。
心智如果安分就位,就不会造成任何干扰,是安静的。它就像依照用途、正确使用、而且仅在需要时使用的动力工具。(你不会让电锯整天在客厅里运转。)没有焦虑,没有忧郁,不会有恐惧或失败的念头,这些都是「脱臼」的心智。如果你非常注意,就会发现你脑袋里的对话很不舒服、很吵杂、干扰着平静,就像杂讯干扰着原本清晰的讯号;这些是身体层面的讯息,指出心智偏离正轨,需要再次「向心导航」。
有需要联系v;lyjlyj13141314点击联系需要东西方神秘学学习资料,专业的咨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https://sm.nayona.cn/xinnengyuan/103470.html